引用:
作者lifaung
K6基本上就是屎, K6-3就是噴火龍, 後來K6-2+好一點.... 但已經轉向了K7時代
K7是第一款可以和PIII對壘的
K8表現也不錯, 特別是雙核心
後來烙賽了很長一段時間, 可能一直拖到Intel 12代出了以後才回魂
古早時代的Intel CPU就已經有過熱強迫降低頻率避免燒毀的設計, AMD K8早期應該也是沒有的
|
zen2起開始摸索出目前這一套在成本.通用.性能上兼顧的小晶片分割方案
到了Zen3架構跟時脈一起提升,首次實現ST/MT皆壓過對手的水準,那時就能算回魂了
那段期間intel 的最大受害者就9980xe/10980xe等本打高階DT的產品,逼得後來價格腰斬在賣
反而intel 12代時因為10nm 總算改進到能上DT,在核心跟製程大升級下讓AMD有點被反壓回去
在更大規模上去的HEDT跟server也是從對手zen2起用開發/生產成本及彈性較高的母雞拖小雞方案給持續壓迫
看看intel這幾年幾乎被TR輾過沒呼吸的HEDT產品線,甚至目前實售價近乎腰斬的XEON,還有之前本被寄予厚望但修了又修,修改版本多的誇張的SPR
便知在大型晶片設計/驗證越趨複雜下,連intel這種市場龍頭也開始慢慢難以承受多又雜的產品線,各種設計/生產出包與延期的狀況也開始多了起來
雖然epyc被價格戰也沒比較好過就是,看調查報告現在也是實售價有降到牌價7折左右,只是考慮到雙方成本差異跟營收利潤表現,epyc還能在保持在一個相對較好的利潤範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