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其實這次搞得這麼難看, 就是因為沒好好做而已, 並不是路線錯誤, 畢竟歐美都要走無碳.
=> 製造業的碳稅遲早要吞, 但我不想去爭執碳稅VS電費上漲, 這留給嘴砲的人去吵.
台灣很久沒有直面颱風中, 風直接吹的情況, 很多年了, 所以上次我在這裡提出風災>雨災.
一堆人還搞不清楚, 亂嘲諷, 而我耐心解釋風災的破壞力以及後續作用是可怕的原因沒人聽.
台灣這次的問題就是執意要走綠能, 但沒有把過往考量中, 颱風真正撲過來考量在內.
已經太多年打擦邊球或是"護國神山"發揮作用, 民眾都忘了, 更何況短視的政治人物?
我剛好是什麼921大地震/莫拉克/或這次颱風都剛好人不在, 但我是一個務實的人.
那就是看世界各地災害的廠房數據, 我去過泰國水災, 去過日本大地震海嘯, 當然也有風災類.
... 只是印象中沒有直接遇到大風災, 但小型的, 譬如突然短暫強風, 爆破廠房角落那種.
風災造成建物結構性損壞, 而且通常都是上方覆蓋物, 所以維修很看天氣以及器具配合.
不是水退了, 自己慢慢拖地整理, 必須加上老天爺因素, 以及吊車或任何載具來幫忙.
說多了, 簡短繼續, 因為過往十多年經驗, 近乎20年沒有什麼直面風災的情況.
規劃錯誤, 甚至建設錯誤, 但更大的問題是事後一堆亂講的, 譬如已經撤了, 沒有散落.
謊話被搓破後, 連放置廢棄物都很亂來, 一連串的錯後又錯, 草草處理, 才是問題.
這樣的心態, 你放給他們去重建, 你放心嗎?
使用什麼能源不是問題, 問題是事前規劃, 中間執行, 如果意外發生的事後處理.
這次風災, 老實說這將近20年來的經驗都是無效的, 大範圍損壞其實很正常!
問題在於後來的說謊, 遮掩, 亂棄置...
說實話老家在前人的規劃下, 有一次颱風也是損壞嚴重.
但這次, 就是純粹清理(位置關係, 牆壁地板水氣無解).
因為之前住裡面的人有20年都沒遇過大災難, 所以無感.
有一次小損壞, 我就做了全面加固, 以及排水修改, 問題解決.
這次算是驗證了, 我訊息回去問老爸, 一切平安.
PS.
別問我意見怎麼處理國家級能源規劃, 我不是這方面專業, 也沒工作拿錢不想耗費心力.
如果要一個建議: 老實地回去找學者, 特別是從國外挖回台灣的人才, 有實戰經驗更好.
讓他們做決策, 不要再自己搞了.
PS2.
不要找外國人, 一定有台灣強者在國外, 外國人沒有足夠情感.
台灣也沒有條件讓外國人好好做事情, 目前國際地位只能打感情牌.
另一個, 台灣官員們的心態要改改, 這裡是從政治人物到公務人員全包括在內.
這次風災顯示出來的問題, 不是光官員的破洞, 公務員也是, 公務員好歹考試進去的.
沒有專業能力才怪, 問題是視而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