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廢棄的太陽能光電板(太陽能板、太陽能模組)對環境的破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層面:
一、重金屬與有害物質滲漏
含有有害重金屬
多數太陽能光電板(尤其是薄膜型如CdTe、CIGS)含有鎘(Cd)、鉛(Pb)、硒(Se)、銦(In)、鎵(Ga)等有害重金屬。當這些光電板在廢棄後遭到不當掩埋、破碎或焚燒時,重金屬可能會隨著雨水滲入土壤與地下水,造成長期的環境污染。
矽基模組也含鉛
即使是主流的矽基太陽能板,在接線盒、焊錫中也可能含有鉛等有害物質。
二、廢棄物體積龐大
壽命結束後的大量廢棄物
光電板壽命通常為20~30年,大規模退役潮將產生大量廢棄板材。這些廢棄物若未有效回收與分類,將佔用大量掩埋場地。
難以分解
太陽能板多層結構由玻璃、塑膠、金屬、矽晶片等組成,這些材料在自然環境下極難分解,長期佔用土地資源。
三、燃燒產生毒氣
部分廢棄太陽能板如果進行焚燒處理,焊料、封裝膠膜(EVA)、背板(TPT等)在高溫下可能釋放戴奧辛、氟化物等有毒氣體,污染空氣並危害人體健康。
四、生態系統破壞
不當堆置或掩埋廢棄光電板,除了重金屬污染土壤、地下水,還可能危及周遭動植物與人類社區的生存安全,影響農業用地與水源。
五、回收與再利用困難
技術門檻高、成本昂貴
光電板結構複雜,分離材料、純化回收的技術成本高,且台灣等地現有專業回收體系不完善,導致回收率偏低。
回收意願不足
法規與產業誘因不足,造成許多廢棄光電板流入非法處理渠道,增添環境風險。
總結
廢棄的太陽能光電板如果未經妥善回收處理,將會帶來重金屬污染、廢棄物爆量、毒氣釋放、土地資源浪費及生態破壞等嚴重環境問題。
這些問題在未來十至二十年,隨著光電板大量退役,將愈加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