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引用:
作者Earstorm-5
來, 我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來說明:
我是小明, 從來不看政治, 也不參加政黨, 也不認識如今服務這區的人.
我只是出來純粹投下反對票, 因為反對這個作法.
===
你什麼都一定要歸類到其中一個顏色, 這出發點就錯了.
小羊網友說了, 甚至有票率比選舉當時還高!
極有可能以前根本選誰都不在乎所以不投票的人.
出來"反對這個罷免!" (不是對人, 是對於這個活動!)
|
過去罷免通常失敗,不是連署不成功就是利用投票率沒過門檻
呼籲支持者不要出來投票,躲過罷免
後來修法整體門檻降低後
基於仇恨動員的力量較強,連罷免直轄市市長都會成功
其實看高雄市長罷免案可以同樣解釋
罷韓同意票93萬多,多於陳其邁得票74萬多
後來補選陳得票也只有67萬多
這93萬票就是不爽有人剛選上就落跑,其中可能有原來投給韓的人
投完罷免同意票後,陳補選要不要支持,有人無所謂,就沒有去投票
其實這場大罷鬧劇,就算有人被罷掉
補選才是見真章
兩黨會推出在地的議員或之前敗選的人,到時沒有針對個人激情和仇恨因素
得看雙方推出來的候選人,誰的爭議多或誰的基層實力較強
總不能又用同一招,不是綠色就是中共同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