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小弟經歷過序列埠與平行埠,5.25 3.5磁片和其它儲存媒體百家爭鳴年代
但那時候還小,DOS時代也用不到那麼多資料可以儲存,所以沒有東西留下來懷念
直到2000年,USB裝置稍微普及,才開始有看到有人用隨身碟,又稱拇指哥
但個人那時候走上燒錄光碟的不歸路,記得是單位儲存成本隨身碟比較貴
USB 2.0時代
2000~2008年開始有看人使用4∼ 16GB USB隨身碟,外接HDD X0G~500G左右
USB 3.2 Gen1 5Gbps 時代
這時代用的人很多,到現在都有人用
可見大多數人5Gbps速度就夠用
此時我是USB隨身碟和外接HDD
2008∼ 2013,
USB隨身碟:8 GB ∼ 32 GB
外接HDD:500 GB ∼ 2 TB
外接SSD:128 GB ∼ 512 GB
USB3.2 Gen2 10Gbps 時代
這時候我還是和上一代時代一樣用5Gbps較多
末期有買PCIE擴充卡來玩玩,但主力還是5Gbps 外接HDD
2013∼ 2017
USB隨身碟:32 GB ∼ 128 GB
外接HDD:1 TB ∼ 4 TB
外接SSD:256 GB ∼ 1 TB
USB3.2 3.2 Gen2X2 20Gbps 時代
這時候有試用 10Gbps 外接 SATA SSD,但外接5Gbps HDD還是主力
沒有試用外接 NVMe SSD,20 Gbps 擴充卡 還沒入手
2017∼ 2019
USB隨身碟:128 GB ∼ 256 GB
外接HDD:1 TB ∼ 8 TB
外接SSD:512 GB ∼ 2 TB
USB4 至 USB4 2.0 40Gbps~80Gbps 時代
外接最快裝置就512G 的NVME SSD,還在用5Gbps 傳輸
今年可能才會升級成10 Gbps 傳輸,沒用NAS是工作用不到
20Gbps 和USB4 外接隨身儲存媒體可能要再等幾年才用
2019∼ 至今
USB隨身碟 SSD隨身碟:256 GB ∼ 4 TB
外接NVMe SSD 桌面盒:1 TB ∼ 8 TB
機械式硬碟與混合式硬碟NAS:8TB 以上
是否因為行動裝置,串流崛起加上雲端NAS普及所以
一般用戶適用情境其實只要5 Gbps就夠
10 Gbps的外接儲存產品 這2-3年比較容易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