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金聖怨嘆
問題是,吃肯德基易,吃客家雞難啊... 
|
傳統市場跑跑就有 ......
應現代家庭成員縮編 . 2人以下的小家庭可能成為主流
家庭小車 + 小房建案 + 小盤小量的雞肉冷盤 . 小袋水果小把菜 .... 興起 (也因外勞市場)
如果您的社會觸覺敏銳 . 在菜市場就能見到台灣社會的演變
================以下對吃食文化有興趣方可閱讀 . 免得燒腦==================
因食在文化 . 食衣住行育樂 . 吃飯皇帝大 . 飲食與社會強烈聯繫
沒得吃則認同瓦解 . 如愛爾蘭大饑荒發生後 . 至今仍然與英國情感割裂
吃得飽古四大文明 . 瑪雅文明 . 當代中國美國歐豬大國強權 . 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現代化 .... 竄竄起來
國家成立第一條件既民生 . 民生第一要就是吃 . 不是民主自由共產資本法治宗教環保科學 ... 那些雜碎料
新月沃地 . 江南魚米之鄉 . 和食現代化 . 大唐盛世 . 法式料理 . 北投誕生台菜 .... 飲食文化與社會發展平行
(高度工業化後飲食文化通常倒退嚕 . 如英國與台灣 ~ 大賣場超市便利店罐頭速食麵速食餐廳)
工程上第一要不是技術 . 而是便當與飲水 . 沒便當與水沒人會做工
監獄暴動9成的因素是因伙食爛
三軍未發糧草先行 . 古代兵行打戰 . 士兵與伙夫雜務的配比為1:2以上 . 甚至1:5 (一人上前線廝殺 . 後頭5人提供資源照顧)
人類戰爭史最有效的戰略方法既斷糧草 . 如古代戰爭的圍城 . 二戰德軍對英國的封鎖海域 . 到未發生的大陸對台的海域封鎖 ....
美國軍人向心力足戰力強 . 奠基在吃得好 . 國家有在認真照顧士兵
這方面台國軍幹得跟屎一樣 . 伙食之差令人xx ~ 談一堆政戰理論不知談啥 ?? 基礎吃的概念不明既政戰治軍空口白話
金門馬祖天天吃罐頭而抗議的ㄚ兵哥遭愚蠢鄉民砲打 . 若軍隊大頭照鄉民的幹 ~ 以愛國共識道德制人殺人 . 所得的就是爛兵或叛軍
因人類在極度饑餓時或沒被飲食照顧時 . 沒有什麼事是幹不出來的 . 包括吃人
前者見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改編真實法律事件與中國戰爭史 ; 後者見垃圾養垃圾大的可憐孩子
沒有比食安事件更讓人厭惡的食品商業問題 . 見台灣食安新聞社會效應熱度
人際聯繫常以吃為底襯 ~ 婚喪宴會 . 尾牙 . 燭光晚餐 . 生日聚會 . 開春酒會 . 史前採獵的簼火分食 . 五餅二魚 . 流奶與蜜之地 . 教會愛宴 . 大拜拜宴請
公婆疼愛會做菜的媳婦 . 管住男人心得管住男人的胃 . 媽媽的味道連繫親子情感 . 古早味深深牽涉種族身份認同 ...
當代醫學認為腸胃是人類第二大腦 + 許多精神疾病與腸道細菌強烈關聯
家庭倫理的核心是情感 . 不是孝道與夫妻關係的條條框框(指法律道德)
家庭情感場所不是客廳 . 是廚房餐桌 ... 吃飯時別罵老婆孩子 . 力求開心吃飯
大魚大肉酒足飯飽總讓人歡喜
在我家 . 煮飯婆子的話語權比我這個家長聲音大 . 千萬不能得罪她
同好牙人啥人都可得罪 . 千萬不可得罪廚師
禮儀之邦中華文化的"禮"來自祭儀的演變 . 少有人認識的 . 它也來自"吃"
人擬天 + 人擬神 . 祭天祭神之祭品以食物為大宗 . 包括兩腳羊
祭 = 象形字 . 桌上兩具人屍
禮是由活人祭演變而來 ~ 殷商活人祭 => 周禮 => 孔論仁義(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 秦時兵馬俑(代陪殉品) => 素雞素鴨素肉 => 心誠則靈(似掙脫型式的宗教改革)
如同兩情相悅1234再來1次 => ㄚ宅把玩一塊矽膠 . 唯心化 . 芻象化
超級吃貨至聖先吃有話說 ~ 子曰 : 食不厭精 . 膾不厭細 . 吾道吃以貫之
那吃啃得雞賣當勞速食麵包裝水餃 . 有何代價 ??
豈止健康 .... 好吃嘛 ?? 有情感嘛 ?? 有文化嘛 ?? 有品味嘛 ??
哥吃的不是食物 . 是寂寞呀 .....
見速食店湧現的孤單老人常客 . 便利店扒似兒童餐的三兩飯盒 . 或啃台式麵包(台式麵包不算嚴格意義的麵包)後久坐的孤單學子與單身狗
看他們的眼神是不是多半迷茫無光 ??
他們是不是像是不自覺地在自問 ~ 我在哪裡 ?? 我在幹什麼 ?? 我屬於哪裡 ?? 我得去哪裡 ??
我最後一次拿飯碗吃飯是啥時候 ??
吃不僅是吃 . 還有文化 . 情感 . 人際 . 美 ....
那普遍的速食狀態欠缺了什麼 ?? 又為何有味覺以外的難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