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OLD BIN
理想是這樣,但現實如果共產,憑甚麼你住大安信義,我要住在汐止內湖
左派右派歷史上吵不完,中間偏右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沒本事的人住者有其屋,有本事的人住豪宅
這方面我覺得以前蔣經國時期的國宅政策和眷村遷移比較有照顧到百姓的感覺
|
修正, 土地是共產, 房子不是, 但房子有年限, 這順帶解決另一個問題: 政府回收土地.
這就沒了更都問題, 等到人死光了, 建物不再重複賣給人民 (沒錯, 所有人住的都是公宅).
這就是我的土地極端共產主義, 其實停車場也是, 絕對有限資源, 所有收入跟使用歸政府.
這順帶處理了貪污問題, 因為做不好換下去, 這些管理就換人.
地方政府不能靠賣地來搞錢, 而所有文件下一任都可以拿得到.
徹底解決華人的毛病.
===
不只如此, 商業廣場, 工業地, 通通都是比照辦理!
===
你愛怎麼蓋就怎麼蓋, 使用權買了蓋了以後開始跑年限, 到了就是回收或者重驗.
沒有永遠的, 都是只有暫時的.
===
對岸是這個概念, 但沒有貫徹, 而且 他們只有一個黨, 無法彼此監督檢查.
但話說回來, 如果台灣不論幾個黨都一般爛, 也就是利用公務員體系去掩蓋.
那依然無解~
===
對了, 其實這裡面有錢人沒錢人還是有差距的, 畢竟還是有地點問題, 這就要靠政府智慧:
"開價."
出售使用權的所得用來促進整體社會的繁榮, 感謝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