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hauan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500
既然是"古物" 為什麼不乾脆集中,統一管理?

其實理由很簡單

1. 古物也是有分重要性,博物館的空間有限,只能優先保存價值高跟脆弱的古物為優先
2. 考古是超冷門科系,今天一樣古物不是撿了直接擺到櫥窗內就好。要先經過清潔,建冊,研究,歸檔,才有可能進到倉庫。這邊又回到第一點,倉庫空間有限。
考古的田野工作一天,之後光是整理筆記跟把速寫轉成整理過的筆記大概就要花上兩倍的時間。在人力有限的狀態下,不可能一直收集。


為什麼會留在原地?

沒辦法帶走,留在原地算是最好的處置。如果今天把古物移到其他地方,有可能會造成研究上的一些假設推論的失真

試想
今天在某條山路上某個點發現許多碎玻璃跟碎瓷器。從玻璃瓷器顏色/厚度/上面花紋有可能可以大概推算出是多久以前被普遍使用的。

然後可以開始猜想
1. 這個點是不是以前在這有個小店/茶棚/住家...所以有這些碎片?
2. 這個點是不是一個垃圾集中地...所以有這些碎片?

如果是1的話,有可能在這堆碎片周圍找到遺留的建築痕跡,地基,甚或是其他日常用品的痕跡等...之後配上去找相關文獻...看看有沒有那本書內剛好提到在xx山路上,某個點的茶棚稍作休息之類的描寫。

如果是2的話,為什麼會特別在這個點?是不是旁邊有個較高的點,以前那邊是個營地,大家剛好把垃圾往低處丟?

不管推論是啥,其實目的只是希望可以從這些生活用品的痕跡中去想像當時的生活以及習慣。如果不放回原地,會讓發現地點跟文獻紀錄有所差異。


垃圾是寶?

對考古系的來說其實沒錯 高價值的古物在於其藝術價值高。但如果光只有翠玉白菜並不能描寫出當時的生活情況。還是要靠許多的日常生活垃圾來進一步推論。


今天的難題在於如果這些碎片本來就離山路不遠的話,確實是會被當作垃圾處理。他們其實也是垃圾沒錯。只是它們提供了一個窺探過去生活的線索

現在山裡的垃圾過100年後也會讓那時的考古學家有機會來窺探現在的生活情況
     
      
舊 2022-02-14, 05:42 A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aua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