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cack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7
文章: 0
引用:
作者healthfirst.
是不是在捧殺阿?


近些年來,中國在科技領域發展勢頭強勁,據日媒報道,在科學領域的論文的影響力上,中國已經首次超越美國,位列世界第一。

日本《日經新聞》8月10日發布文章稱,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下屬的研究所10日發布的最新報告,在全球被引次數排名前10%的科學類論文中,中國論文的數量首次超越美國,位列世界第一。而日本的衰退則在進一步惡化,相關論文的數量已被印度超越,退居第10位。

“中國現在的發展趨勢有超越美國的勢頭”

論文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學術研究活躍度的一個基本指標。日本文部科學省下屬的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根據英國調查公司Clarivate的數據,整理出了世界主要國家論文數量的相關報告。報告指出,中國的學術論文不僅在量,而且在質的方面也力冠群雄。

從論文總體數量來看,中國2018、2019年連續兩年位列第一,超越美國。2019年,中國論文總數爲471367篇,美國爲393794篇,差距擴大至了近8萬篇。

從論文質量上來看,論文被引次數反映了一篇論文的質量和影響力。在被引次數全球排名前10%的科技類論文中,中國2018年(文中指2017-2019年平均值)相關論文數量達40219篇,而美國爲37124篇,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爲第一。和2008年(文中指2007-2009年平均值)的論文量相比較,美國相較2008年增加了3%,而中國卻是2008年的約5.1倍,實現了大幅增長。從比例來看,在被引次數全球排名前10%的科技類論文中,中國占據24.8%,美國占據22.9%,第三名的英國只占到5.4%。

其次,從被引次數前10%的論文學科領域來看,中國在材料科學、化學、工科、計算機·數學、環境·地球科學5個領域超越了美國。在材料科學領域,中國占據48.4%,遠超14.6%的美國。化學和工科領域同樣,在化學領域,中國占據39.1%,遠超美國(14.3%);在工科領域,中國占據37.3%,也和美國(10.9%)甩開了差距。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方面,根據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報告,中國相關論文在20年首次實現逆轉,超越美國,占到20.7%,而美國爲19.8%。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物理學、臨床醫學和基礎生命科學領域,美國依舊占據領先地位。其中,臨床醫學和基礎生命科學領域的被引次數前10%的論文數量分別占到34.5%和26.9%。但《日經新聞》報道稱,雖然美國在生物技術領域依舊領先,但在産業競爭力上,中國也展現出了強勁實力。

此外,在論文被引數排名前1%的頂尖論文中,中國也占據了25%,緊逼美國(27.2%)。日本文部科學省下屬的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負責人在談到今後發展趨勢時說,“中國現在的發展趨勢有超越美國的勢頭”。

中國爲何能成爲第一?

《日經新聞》指出,支持中國研究水平不斷上升的,是積極的投資和豐富的人才。中國2019年的科研開發費用約爲54.5兆日元(約4926.4億美元),十年間增長了2倍以上。美國爲68兆日元(約6146.7億美元),依舊位列第一,但中國增幅明顯高于美國。

在科研人員的數量上,中國2019年的科研人員數量超210萬人,世界最多,相較2018年增長了13%。世界一流的學者數量也在保持增長。而美國2018年的數據顯示,美國科研人員數量爲155萬人,中國在這一方面大幅領先。

此外,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包括: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發展勢頭依舊強勁。


“日本的衰退在進一步惡化”

另一方面,《日經新聞》也指出,日本的衰退在進一步惡化。日本高質量論文的數量已被印度超越,退居第10位。與10年前相比減少了約10~15%,論文質量相對下降。

其次,日本的整體論文數量2019年僅爲84278篇,只占到中美的20%左右。除了中美以外,韓國、德國、法國、英國等國與10年前相比都有所增加,但日本卻沒有太多變化。

在科研人員數量上,日本20年的科研人員人數約爲68萬人,位列第三,但是增長率停留在0.5%。

此外,日本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在2006年達到頂峰,此後不斷減少,研究人才的培養大大落後于海外,科學技術水平正在下降。

《日經新聞》指出,沒有抑制長期的研究能力退化的“特效藥”,很難阻止衰退。
舊 2021-08-20, 05:02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cack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