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我記得以前 Nvidia老黃 有過一段軼事
我已經忘了是PS3上市一年後 G80晶片發表時
還是PS4上市前
反正老黃強調 未來家用機 不可能再擁有高性能
接受採訪時講的東西可能就是我講的這些
功耗跟散熱, 我打的這幾篇都是在講物理
很多邏輯推理不需要高深的知識
如果說今天拋出個議題
為什麼 某GG的7nm工藝有漏電嚴重問題, 外號台漏電
這必須要很多很多很多篇幅下去慢慢講
在下講的其實很好理解
如今光是 1080P/60FPS高特效下
諸位去觀察自家電腦 CPU, GPU 溫度
如果兩者同時全速跑 (尤其開放世界3A或大型網遊)
都75-80度C情況下, 那個CPU跟GPU大型塔散周邊吹出來的風都是燙燙的
冷熱空氣交換也還是需要更大的體積空間去搭配
商業上來說, 如果AMD可以搞出
"低成本"
"功耗散熱都OK"
"體積小"
"APU可以讓高U高顯同時全速跑"
Nvidia 跟 intel 真的會沒有生存空間
一台500美金的遊戲機可能該APU報價才200美金而已
AMD幹嘛不自己賣400美金釋出到市場上?
某樓講到的4750G的什麼的, 阿所以它配了一顆爛內顯阿! (跟獨顯比)
XSX使用的獨顯 流處理器數量 接近RTX 2080, 跟R7 2700封裝在一起下
還有辦法兩者同時全速跑, 也不是堅持反對某些人的看法
*其實這很嚴重違反物理定律*
R5 3600燒機大概也需要120-130W
甚至還不用上機就猜得到了,
(獨立CPU+獨立GPU)的PC Turbo Boost定位是 供電散熱OK就
不斷加速
類似家用機這種肯定重負載下其中一邊會降頻
PC-可以隨時CPU,GPU全速跑 vs 家機-沒辦法隨時CPU,GPU全速跑
差一句 "沒辦法隨時" 就天差地遠了
物理定律是幾乎不可能去突破的玩意
最後還是回到本篇引用的第一句話
為什麼老黃要跑來講物理特性
我假設 (RTX 2080+R7 2700) 兩者都全速跑好了
功耗如果是350W左右接近傳說中快上市的 RTX 3090
要知道 RTX 3090 目前流出的訊息都是
使用 特殊導熱材料, 異常龐大的散熱鰭片體積
對, 就算XSX花很多$$使用特殊導熱材料
XSX散熱鰭片體積怎麼目測大概都 <= 無限五 而已!
(我覺得沒到無限五...)
冷熱空氣交換終究也還是需要體積搭配
我一個同學把2080Ti拿去裝ITX小機殼
使用很長一段時間後, 發現2080Ti 雙風扇熱風吹出去接觸的塑膠面已經變色了
再用更久不知道會不會軟掉<-這些都是在講物理
最後有個網友講的也是對的, 尤其家用機玩家可能 重視畫質>>>幀數
XSX Halo無限演示 好像號稱目標是120FPS, 但是畫質退回到Xbox 360時代
引發眾多網友的口誅筆伐事件
我倒覺得微軟應該也不是放錯影片
是想測試看看如果高幀數 CPU全速運轉下 大幅犧牲GPU畫質
大眾的接受度如何?
最大的可能就是
開發商 大型3A單機 跟 大型網遊 懶
對, 或許也可以說是懶得優化
比方說 某教條可能到 某城市地點大量NPC出現時,
CPU會接近全速運轉
到野外時, CPU又會跑低負載的情況下
不會特別去做優化, 直接鎖30FPS就好
你可以說是阿育 很懶
但追究其根本原因 還是
家用機功耗散熱架構限制下 沒辦法CPU, GPU同時全速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