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wer Member
|
1. 看圖1 . 有樹 . 有圍欄 . 沒陽台的新房 . 看來是透天的1樓
栽下來約3米半 ..........
2. 看圖2 . 兩枝金屬條材的條材緊固 . 我不太確定那是焊道抑或切削痕
如果那是焊道 . 那您採光罩支架的材質是不鏽鋼而露出近似金屬原色的不鏽鋼氧化色澤 <= 承重力很強
如果是切削痕 . 那就是鋁支架 . 通常採用以釘件與加強板的緊固方式(釘子隱藏) <= 這種結構力差 . 踩來要小心
3.
A . 採光罩支架橫寬部份 = 採光罩支架橫寬不滿6片2丁掛長度 (1片2丁掛約22.5cm) . 約135cm以下 . 而管材是越短越夠力
B . 採光罩支架長寬面壁思過部份 = 那都打隱藏璧虎 . 1枝承一噸 . 取安全值1/4=250kg . 也夠力
C . 圍欄柵欄之上的採光罩支架長寬部份(滴水點) = 有立短柱與柵欄上承重量 . 很夠力了啦
A+B+C=整體支架形構上依附主建築體 + 做不足半分水 (135cm低端比高端約少一片2丁6cm的寬度 + 1分水為13.5cm . 也就是135cm的10%)
因做斜水率除了要導水外 . 另一用途既是加強結構 (掃把靠牆不倒 . 是因斜靠 . 同於做拱與做斜水)
從樓主的採光罩支架結構來看 . 若支架整體承不住重量在無潰散的狀況下 .....
首先是B部份自牆面下滑 . C部份通過A與B連動 = C部份自圍欄外移 . 也就是柵欄外傾
而B的壁虎之抗剪與抗拉 + 做斜水阻止了這樣的事發生
這樣的架構設計沒有錯 . 不過斜水率做滿一分架構會更好 ..... 卻是大家都喜愛看似平平的採光罩 . 只要美觀管它物理力學
4. 樓主提及矽力康填面大小縫的問題 .... 我認為可以不要在乎
因 . 外牆磁磚幾乎都走一遍手工法 (泥水粗胚平整度等於磁磚完成面平整度)
又 . 建築外覆的是凹凸面仿石質的山形磁磚 . 在幾何數學概念下 . 矽力康填面差達1cm . 算是做很準了
複習幾何數學 ~ 1m長條物置於平面上 . 該平面50cm處凸起0.5cm . 長條物的一端勢必距平面1cm
5. 正當嚴苛經過審慎設計的採光罩工程 . 應當是採光罩潛入磁磚完成面甚至粗胚面之下
其矽力康填面是立面 . 而非平面
產出的工程效益為杜絕磁磚黏貼面與防水層之間的漏水
類似遮陽棚的彩色鋼板潛入延伸至外牆的樓板
幾同於鋁門窗 . 塑鋼窗的現場工程流序
我偶爾受某建商的請邀 . 做這樣的外牆磁磚計劃 . 隔劃出採光罩嵌入粗胚與磁磚的空間
而一般做採光罩都是事後工 . 在磁磚貼滿之後直接挨著磁磚搭上去 . 得到工程效益是順利好做 . 卻 ........ 1好沒2好
6. 85kg算重 . 不過採光罩承該重量沒問題
沒問題的是採光罩 . 會出問題的是人 ......
人除了體重之外 . 還有懼高的心理壓力
以及不是每個人都手腳靈活 . 笨手笨腳的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多
因為生活富裕便利 + 手機電玩電腦
少有台灣年輕人自幼擁有刻苦環境而練到靈活手腳 . 長大後再練有限
這無關對錯 . 是環境造人 .... 又什麼人做什麼事
若樓主手腳拙了點 . 打矽利康的錢給人賺吧
DIY的風險比專業風險為高
7. 內補 ...... 我直接打X . 不如放爛它
8. 找沒採光罩廠家願意來補矽利康 . 找鋁門窗業比較簡單 . 且鋁門窗業數量比採光罩廠更多
請返回看第5條內容 .... 與看看圖2鋁窗的矽利康填面
參考
================================
前頭有網兄提及倖存者偏差 .....
我想 . 既然要談這種認知偏差 . 邏輯謬誤 . 必先得對邏輯有透徹的瞭解
而不落於人云亦云的流行知識風尚知識裡 . 墜入另一種認知偏差邏輯謬誤 <= 真的有人掉進去 . 是普遍常見的現象
似20幾年前EQ大流行之際 與現在的環保意識 . 普世之下產生的偏歧其義
邏輯謬誤有數十種 . 倖存者偏差只是其中一種
卻大眾談論中獨厚倖存者偏差 <= 這真的是很有趣
一種理則只是一種理則 . 它不是圭臬
__________________
1200塊的操級粗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