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哥白尼伽利略布魯諾是要用什麼美好的故事來打動人心
我看過的美好故事很多,很多人也看過李安的喜宴,要打破成見沒有那麼容易,台灣能進步到今天很多反同婚的都說自己不反同已經是超級不簡單了,不知背後隱藏了多少不敢出櫃的人的血淚和性命,所有偏見和歧視的去除,只有大家更多的同理和更開闊的心胸和思考及更多有心人的堅持才能達成。
以前的一般平民想法簡單狹隘,專制君主害怕新宗教興起瓜分勢力,所以才不擇手段迫害異己,今天的人的確該比那時候的人進步更多
黑奴被解放了那麼久,黑人還是難以揮別被歧視的命運,人的進步只能一點一滴慢慢累積
中立其實代表不了什麼,在不同的年代,支持專制奴隸制度或反女權的人,也都會說自己很中立維護傳統理念和價值,持反對意見者都是激進派
引用:
作者zombie
這很明顯就叫做 selection bias。
信念極難被改變,因為它們受到價值觀和身份認同的層層包圍,且又被我們的社群同溫層所共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立場也不可恥,因為那是普遍現象,但最好不要將立場用科學之名包裝。因為立場和科學研究的目的與過程完全相斥。
個人以為,一個觀念或社團要讓大眾接受,最需要的,並不是哲學的辯論、法律的支持,而是要有很多美好的故事來感動人心。
我想,基督教由被羅馬帝國迫害到變成羅馬國教的歷史,應該會給這些團體很多啟示才是。
或者,他們只是希望像"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那樣快速得到認同與掌權,那當然有不同的做法了。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