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廢死呼聲響亮 反觀日本大膽採「古法死刑」
2017-07-15 09:00:00 聯合報 記者蔡佩芳/報導
日本法務省13日上午執行2名死刑犯的死刑,而受到國際矚目。
這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第2次內閣任內第11度執行死刑,共處決了19人,上一次執行死刑是去年11月。目前日本還有126名死刑定讞的犯人仍在關。
兩名死刑犯分別是61歲的西川正勝與34歲的住田紘一。西川犯下多起強盜殺人罪,先後在京都、松江、姬路等地共殺害4名經營小酒館的媽媽桑。住田同樣犯下強盜殺人罪,性侵殺害前同事後並將她分屍棄置。
●日本民調8成挺死刑
日本是全球不到兩成仍維持死刑制度的國家之一。日本律師公會2016年10月舉行人權擁護大會中,發表廢死宣言,將推動導入終身型制度取代死刑,不過,
根據日本政府2014年發表的民調,仍約八成民眾主張維持死刑。
●為何採絞刑?源自英國經驗
日本採用的絞刑是全世界普遍使用的死刑執行方法之一。日本最初的絞刑設置也是向西方取經的結果,明治6年(1871年)囚獄司官員小原重哉到香港、馬來西亞考察時,仿照他所看到的絞首台打造而成,據說與英國使用的幾乎一樣。
---
(挖鼻孔)國際壓力?……那是啥?能吃嗎?
----
----
小燈泡命案一審免死 馬英九:兩公約從未廢除死刑
2017-05-13 12:09聯合報 記者鄭媁╱即時報導
小燈泡案昨天宣判,士林地院依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殺人罪,犯罪明確,依照兩公約對於精神病患不得判處死刑,判決被告王姓凶嫌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引發議論。前總統馬英九今在臉書以「兩公約從未廢除死刑」為題,表示兩公約本身從未廢止死刑,亦未增加執行死刑的條件。日前士林地法自稱因受兩公約限制無法判決小燈泡命案凶手死刑,顯然有嚴重誤會。
馬英九指出,1966年聯合國通過的兩項人權公約,即《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簡稱「公政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我國在2009年批准。兩公約中處理死刑的只有「公政公約」第6條。該條規定,在三種情形下,可實施死刑。第一,犯情節最嚴重的罪;第二,所依法律不違反本公約及殘害人權公約;第三,非依終局判決,不得執行。
馬英九表示,除此之外,不論是人權委員會的決議或建議,或聯合國大會五次通過的暫緩執行(moratorium)決議,都不具拘束力,各國並無遵守義務。1989年的《公政公約第二任擇廢死議定書》也要加入的國家才有廢死義務,我國並未加入。
馬英九也質疑,這次全國司改會議,刻意避開死刑問題,頗令國人失望。今後我國仍應繼續執行目前「維持死刑,審慎使用」的政策,以兼顧打擊犯罪與人權保障兩目標。
---
現在流行卸任之後才蔣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