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Member
|
其實抱團這件事 我的感覺是:
抱團有那麼容易嗎?
今天就算有球星願意降薪屈就, 抱團的結果也未必奪冠 畢竟球隊的運作不是把最好的球員聚在一起 化學效應一定是好的
歷代奪冠的球隊除了兩到三個核心球員, 在薪資上限的限制下 也是要找到夠多夠好的綠葉
板凳深度才足夠經得起一整季的耗損
你看你們公司的部門就好
一群人要維繫公司運作,要獲利/要合作專案, 只要考慮'個人專業領域'就好?
一個部門的人事預算? 來自於不同家庭的成長背景與個性? 溝通與領導力? 等等很多因素
尤其NBA 短短一季時間就要磨合完成然後奪冠, 這也是很不容易的
不說部門與部門之間, 光是個別員工的相處 就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和得來
那些放炮說人家抱團的球星, 個人很不以為然
他只想到自己的榮耀, 沒有那些板凳 沒有球隊的其他人願意配合你
大家都別想拿到戒指
有的球星很姬芭, 當年作為現役球員的時候 既不能接受自己去其他球隊當二當家 甚至老三, 只想著'我到哪裡都要當老大', 然後酸那些願意跟別人合作的球員
你說MJ好了, 一個人能拿六冠嗎?
沒有PIP可以找別人? 進攻方式能搭嗎? 個性願意當第二人嗎?
不考慮薪資上限的話, 姿態高 彎不下身段的球星一堆
不是甚麼有骨氣的問題, 只是每個人本來就是考量自身的最大利益
當年的OK連線怎麼拆夥的?
歐肥又怎麼棄一分錢跑到洛杉磯?
都是考量個人利益啦
都是為了錢 為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