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razynut
有則德語的笑話。
話說有人在臺上用德語演講,臺下等同步口譯,等了半天翻譯都沒開口,於是忍不住問了:
臺上到底說的啥?
我不知道……他還沒有說到動詞。
---
我是不懂德語啦,不知道這則笑話是真是假。
|
半真,德語動詞永遠只放在句子的"第二位"或"第二位+最後面",後者叫分離動詞,這些動詞有主從或方向性,第2位置是動作本體,句尾的往往是描述方向姓或主從。查字典的時候要把字尾的部分拼到第2位置動詞前面,這個完整的字才是那個動詞的真面目(例如call人或是被call,所以翻譯要整句才能翻,如果子句被插在中間就慢慢等,不過這笑話當然是誇大許多)
德文陰性中性陽性本身不難,變化主要在冠詞(英文只有 the),德文則是der Mann(the man 陽性),die Katze(the cat 陰性),das Auto(the car 中性,VW的****詞)
講是這樣講,其實冠詞隨著名詞是主詞、所有格、受詞(accusative)、與格(dative)還會再變。
動詞詞尾變化主要依照 "第一人稱單數" "第二人稱單數" "第三人稱單數(不分主詞的陰陽性)" "第一人稱複數" "第二人稱複數" "第三人稱複數" "尊敬格" 分別去變
歐洲語言比較麻煩反而是Akkusativ (en: accusative)和Dativ (en: dative)(簡化上請想像成直接受詞和間接受詞)往往又不同的變化,相對拉丁文(俄文沒學過不知道),德文直接變化在冠詞上或是人稱代名詞在Akkusativ 和 Dativ是不同變化。
拉丁文每個名詞分陰陽中再依字尾分幾大類,各類分別依照主詞、所有格、受格、與格變化。動詞也類似分大類然後依照 第X人稱X數,不過拉丁又她媽多一個呼格和一個奪格,不過拉丁文不搞冠詞變化那一套,因為拉丁文沒冠詞(幾乎用不到的語言,細節都還教授了)
-------------------
不用被其他夭壽多的變化荼毒,有沒有忽然覺得所有外文只要讀一個英語就能通行許多國家/城市很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