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拼音 + 不當兵 => 被欺凌對象 (這公式不是推導出來而是解讀現實).
你要證據, PCDVD之前許多討論串也有, 這類人還是存在很大的比例~
光這個討論串的拼音就很明顯了吧, 即使只是把拼音當作工具的人也受到攻擊, 例如我.
在台灣, 不願當兵, 也是被批判的對象, 這也是遮掩不了的醜象.
解說一下我之前提的事情:
為何文化不一定有道德, 因為文化被當成知識而已, 而不是體認.
用宗教來說最容易, 為何有很多神父的醜聞? 神父不是有教義嗎?
真的去相信, 去遵循的, 叫做"信仰," 而普通掛嘴上不放心裡, 叫做"宗教."
不論文化還是信仰, 最終(理由不清楚)都是良善的, 有道德的規範與認知.
任何知識抽掉了其精神, 就不再具有意義, 這是我比較極端的想法.
所以本末倒置的去要求繁中跟注音, 不如科學根據來切入, 而不是用文化.
科學根據, 前面有人提出但不曉得對錯, 就是注音筆畫是中文字的簡化練習.
而我認為繁中的科學根據就是字體本身組成是有意義的, 容易辨識其意思.
這一大篇寫下來, 只希望別過度爭吵對立在這種事情上, 把樓主當外國人即可.
如果是外國人有這個疑問, 那邏輯上就很正常了, 但必須要說, 台灣人也可以質疑.
我是台灣人, 高中才出去, 但對於很多既有的方式感到質疑, 從教育到生活.
回來工作後, 對更多風氣(或者文化)有較深入的了解, 不再質疑, 但是不屑.
因為台灣說得很開放, 其實很封閉, 說是能容納, 其實很排斥, 這是事實.
台灣實際上做的, 端看你是什麼人, 什麼背景, 什麼身分.
以上超出文學養成範疇, 但其中向下沉淪的點值得所有人共思, 為何因反而反.
PS. 給樓主的話, 可以建議別人但不要強說什麼, 在台灣就是注音, 國家規定.
不服氣, 就不要在這裡受教育; 我當初不服氣, 有注音的年級考試都低分, 不在乎.
上國中, 不再用注音後, 我考試好幾次都近乎滿分(但潛規則是沒有滿分的).
高中起不在國內接受教育, 反而是去當初成績最爛的英文語系國家.
然而我認為最美的語言為二: 法文與日文.
法文配合他們的生活與表達方式, 顯得浪漫又豐富.
日文配合他們壓抑卻又藏不住情感的矛盾, 顯得深沉.
當然我也很愛中文, 閱讀量(不論書籍種類)有自信同年齡大概是名列前茅.
除了短暫的魔獸生涯以外, 就是閱讀, 電子, 實體, 手寫, 打字, 是正常人好幾倍.
這是生活, 也是習慣, 更是從小被培養到大; 對於繁體中文我有堅定不移地認同.
然而, 這不會造成我自己去否認他人對於文字表達/組成/發音的觀點.
不能以非我族類的方式去區分, 而是要去找出自己的路.
我選擇拼音+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