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hareluya6510
其實常理有一個漏洞,叫做污染防治設施
大的製造業通常比較有錢,他會有比較先進的汙染防治設施
遇到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環保相關支出可能只是被限縮
但是中小企業,不可能買一整套污染防治設施,而這套設備大概跟公司資本額一樣大
所以採用的防治手段會比較簡易,甚至...沒有!_!
然後,遇到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環保相關支出...都不景氣了還支出個屁
人力沒砍光就要拜天拜地了!!
這真的很現實,為什麼環保人都喜歡往大公司跑?
因為環保算是公司中唯一不事生產,還一直花錢的部門,重點是還很花錢
公司賺錢的時候就算了,不賺錢的時候你覺得誰會先挨第一刀??
就算不是第一個被針對的,也常常是前三名
對了,有些大企業...比方說"明光",連這種大公司都會想省環保的錢了
中小企業就不用想他們會真的多"用力"做環保了。
至於汽機車單純就以量取勝,而且就直接在路上跑
...
|
我只是簡化了, 以前讀這個也打算做這個的, 雖然比較偏向於購買排碳量那類.
要說, 內容會太多, 所以.. 不特別講這個非主題相關的, 呵呵, 你的觀點也很有趣啦~
那個X光的真的是特案~ (台灣一般小企業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大排放量)
上句前後者是兩回事, 我只是打在一起.
PS. 景氣衰退, 需求降低, 財富集中, 等下一個循環(蠻好奇是不是要感受大蕭條).
感覺用 great reces. 比 big reces. 來得有衝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