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clee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730
引用:
作者kize
台灣80年代做了電子代工後就想往高端發展,就是高端化工材料,德國拜爾也願意來台設廠,結果被鄉民示威了N年,掛掉了嘛.所以現在還是代工賺一點點嘛.
想進入高端石化業6輕也被抗議掉了嘛
想進入航太設計收購英國公司..也被抗議掉了嘛.
而且抗議的都是同一群人嘛,口號都一樣"愛台灣"嘛
這群人30年來,不要說想建設什麼..連贊成什麼項目都沒半個.蓋好的還要拆掉
最厲害,造成自己成功的絕活,就是搞臭,拖垮別人.等於自己成功.口號很厲害,大家還覺得她有道理
全台灣30年費盡心力,不眠不休的努力..來"什麼都不做"(X那睡覺睡30年就好了....

你提到這些事,想起亞洲周刊早前一篇文說到幾年前的事

進步?有些是結構性的問題,除了抗爭,沒人想辦法去改善?就讓它這樣繼續下去?

文章其中一段
引用:
亞洲週刊:港媒:台灣未來最大難題——失去的 20 年,僅剩下經濟惡化、民粹內耗、工資低落、人才流失


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日前在經濟投資展望論壇指出,台灣經濟需要包括環境影響評估(環評)制度在內的四大改造。他批評,台灣「舉世唯一」的環評制度成了開發的一大障礙。環保律師詹順貴指出,台灣環評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決策末端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亦即一些政府重大經濟建設或民間重大投資,在行政院拍板定案後才送到環保署進行環境影響評估。這個奇怪的設計還讓環保署握有尚方寶劍,不但負責執行,且擁有否決權。

環評的威力有多大,恐怕沒有人比台灣面板雙雄之一的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更清楚的了。二零一零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一紙判決文就讓台灣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簡稱中科)三期與四期停工停產,這是歷史性的第一次因環評而停工停產的爭議,友達、旭能等十五家有意投資中科的企業斥資近一兆元新台幣的投資頓時石沉大海,重創面板業版圖。李焜耀受訪時痛批:「全世界只有我們這樣,國家的決策能這樣就推翻,這影響的不只是企業,還有國家競爭力。」
 
舊 2016-09-18, 02:35 PM #8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cle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