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LiC8e1e5I83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394
負利率反效果 歐洲、日本瘋儲蓄

引用: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885119

華爾街日報報導,歐洲與日本中央銀行實施負利率,原本是為了刺激消費,結果民眾反而儲蓄得更多、更不敢消費,企業也不敢花錢,這種現象讓經濟學家困惑。分析家認為,負利率對民眾心理衝擊太大,許多人認為這種不尋常政策顯示經濟前景堪憂,因此更加縮衣節食,使負利率刺激經濟的效果大打折扣。

德國五十四歲蔬果店老闆海可.霍夫曼說,二○一四年六月歐洲央行宣布實行負利率時,她覺得歐洲央行「瘋了」,趕緊縮減開支並購買金條,「我要比以往存更多錢才能退休」。

壓低利率目的是減少儲蓄和公債等安全資產的報酬率,鼓勵民眾和企業消費,創造需求,提高通膨率和經濟成長。央行實施負利率,代表銀行放在央行的錢不但沒有利息還必須付錢給央行,藉此鼓勵銀行把錢外借。一般個人和公司存在銀行的錢利率也會降低,但通常只是接近零,不會是負值。

不過,負利率顯然引發經濟前景悲觀、央行難以處理等心理效應,許多民眾更不敢花錢。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資料顯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去年儲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增為百分之九點七,是二○一○年來最高,預期今年還會增為百分之十點四。今年二月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憂心經濟前景的日本民眾開始少消費多存錢,第一季日本家庭持有的現金與存款比去年同期多百分之一點三,家戶消費額從二月起連續四個月下滑。

此外,OECD指出,丹麥、瑞士和瑞典這三個未加入歐元區但實施負利率的國家,儲蓄額創下一九九五年來新高。歐洲、中東、非洲與日本的企業普遍比以往更不敢花錢。非金融產業的日本企業,今年第一季手頭現金比去年同期大增百分之八點四,增幅創一九九○年代以來之最。

經濟學家猜測,負利率政策失效的可能原因包括:低通貨膨脹讓消費者認為儲蓄有用,高齡化社會本就傾向儲蓄,以及央行未能讓大眾了解政策的用意。


經濟學家講的話能信嗎?
     
      
舊 2016-08-10, 11:44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LiC8e1e5I8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