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最早反抗外來政權的光榮戰役
西元1624年荷蘭入台後台灣始有歷史記載,後世才知當時已有台灣第一個本土政權,平埔族的大肚王國,範圍大約是臺中市后里之南至大肚溪流域。
1644年9月荷蘭上尉匹德澎 (Piter Boon) 奉命率兵遠征基隆、淡水,因遭遇拍瀑拉族的強烈反擊而未果。1645年1月匹德澎(Piter Boon)再度率兵前往征戰,大肚王不敵,乃在荷蘭牧師的居中協調下半獨立臣服於荷蘭東印度公司,大肚王國不接受基督教,只讓歐洲人通過領土而不准他們定居。
1661年鄭成功入侵台灣,因為尚未攻下安平並缺糧,下令往北屯墾,《熱蘭遮城日記》記載:1661年6月3日前幾天,鄭軍帶了2千人及30名荷蘭俘虜出發,想要試探對荷蘭人友善的大肚王是否有歸降之意。大肚王的臣民先提供鄭師士兵的索求,待鄭軍鬆懈之後率平埔戰士突襲鄭營,並事先告知荷蘭俘虜以為應變。當夜發動攻擊,約有1500名士兵被殺,其餘躲入甘蔗園逃生,大肚王放火燒園迫使殘軍出來,予以殲滅。此一戰役也記載於《諸羅縣志》及《苑裡志》等書。
被平埔族打敗的鄭成功憤而遷怒於荷蘭人,於是下令把荷蘭人與傳教士釘在十字架,又把懷孕的荷蘭婦女剝腹,取出胎兒洩恨。
外來政權鄭成功統治期間,對平埔各族進行迫害,甚至滅社屠殺,支那軍隊強佔平埔各族的土地,導致平埔各族進行反抗,潘英在《台灣平埔族史》一書中所中的:「鄭氏對平埔族而言,不僅是第2個外來政權,而且是不公不義的暴虐政權。」鄭成功的暴行比荷蘭人還可惡,然而當鄭氏王國滅亡後,大肚王國仍屹立不搖,直到1731年(雍正九年),清軍利用岸里社投清的機會,採取「以番制番」策略攻打大肚王國,台灣第一個本土政權才正式瓦解。
平埔族歷經400年漢化滅亡了嗎?許多歷史書籍卻說八成的台灣人跟平埔族有淵源,這又是另外一個課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