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小吳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5
文章: 17
個人覺得=>溫水煮青蛙,只是媒體拿這間來報比較有話題性跟點閱率。

實際上如果你會自己上傳統菜市場採買或者外食是在固定幾間店,長期的並且會跟老闆聊天聽老闆吐苦水就知道物價還是持續向上漲,不管外面的世界大宗原物料等怎麼下跌,台灣的物價還是持續在漲。

我住桃園,我所看到的情形是有的老闆為了維持利潤一次全面漲足的話,也許會嚇跑客人,所以:
1.一次只漲部份品項,約6-9個月就全部漲一輪。
2.每次漲5元,但是不到1年漲了2次,總共漲了10-15元;有的簡餐店原本品項110元左右,經過2年已經漲到140元了。
3.把不好賺的品項收掉,只留下利潤高一點的。
4.不漲價但份量縮水。

以前如果遇颱風天災等,通常是颱風實際造成農損葉菜類菜價才會大漲,因為供需關係才會換根莖類漲。今年2-4月除了過年需求量大,3月份左右,雨才開始下大一點,還沒反應在到貨量上,傳統菜市場均價幾乎從25元/斤漲到35元/斤。

唉.....
舊 2016-05-16, 08:11 PM #5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吳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