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我兩者都做過, 或者說三方都做過: 做決定/出一張嘴/實際執行.
老實說立場不同一定會爭, 這時候只能套句老話: "啊不然你來做啊!"
況且這一串就看出來台灣人有一個問題點, 都是設備業了, 還只有議價能力?
業務會不會操作/檢驗/判斷/維修/甚至進階到安排生產幫客戶一條龍的服務?
如果不會, 要不是業務沒努力, 再不就是公司沒培養, 最終就是沒這個觀念.
為什麼台灣輸日本? 你去看一看一堆業務: 電控出身, 機械出身, 製造出身.
台灣: 多益出身, 日檢3級出身, 不曉得哪裡撿來的MBA出身, 甚至背景出身.
就是沒專業的~ 連背景(老闆兒子女兒)都能算分, 你說可悲不可悲.
為了原價汙問題會跟這個拿來相提並論? 實在太好笑了, 這好比沒有技術.
好歹, 電腦組裝以及售後服務整個加起來, 另外補上客製化規格才摸得上邊.
設備耶! 我看到這幾層樓都快暈了! 再重複一次: 設備耶!
以為是賣燈泡只要簡單幾個規格插上去就是一定的結果嗎? 那麼簡單要"人"幹嘛?
當然這情況我懂, 台灣嗎~ 不意外. 老闆買設備還是問心腹應該要有什麼價.
這是為何會計跟採購都是老闆心腹的比例為大多數, 能當上心腹肯定懂老闆想CD.
所以呢? 台灣人生意不好做就不要做, 但你要有能力把國外客戶顧好.
我是這樣一路走來且繼續走下去, 老實說雖然也算不上成就, 但過得還可以.
出差去印尼算什麼, 錢拿得多才是實在, 幫外國人工作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我們是為了錢工作, 給不了錢就留不了人, 要罵人可以, 事情你自己解決即可!
比大陸人好多了, 台灣人至少目前還有蠻多人, 如果你以禮相待, 他們也會不好意思.
有本事去大陸不要回來, 所有台商都過去, 看要怎麼處理那邊相對更低落的道德觀.
但說白了, 台灣也朝那個方向邁進, 公司無情, 人員無義還不是下限, 對面已經有結果.
工作如果只剩下KEY IN的功能, 不論是公司或工作者都要好好思考前途在哪裡.
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