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老飛俠
我現在也是每天早上自己磨咖啡豆弄咖啡來喝,大約每兩個月喝掉三包半磅重的咖啡豆。
我雖然每次都會買不同品種的咖啡豆來試看看,老實說個中差異我還不是分得那麼清楚。
唯一很肯定的是不管哪一種咖啡豆都比即溶咖啡或超商那種廉價咖啡好很多,所以現在只喝研磨咖啡。
而且平均開銷也比在外面買來喝划算(假如堅持要喝品質有一定水準的咖啡的話)。
|
不加奶,不加糖的情況下,要分辨咖啡的味道應該比較容易,但每一種咖啡豆在不同的研磨粗細,粹取時間長短下都會有不同的差別,然後,隨著咖啡豆保存的賞味期限越到後面表現越差。
一般差異比較明顯的分三類:
淺焙,中焙,深焙的口感。
一般來說台灣人愛喝的大眾口味就是深焙->烏黑油亮,口感香濃醇厚,燒焦的香味中夾雜著苦味和甜味。
中焙豆近來銷量攀升->豆子顏色跟略深色的木頭比較像,較少的焦味,些微的苦澀味,多些的酸味甚至甘味。
淺焙豆->淺木頭色,最接近漿果味道的咖啡,賞味期限最短,欣賞的人也最少。
一般來說是這樣,如果有品嚐不出差異的情況,注意一下您買的豆子的顏色,應該都是深焙的豆子,因為任何一種豆子,就算是過期長了黴菌的生豆或是那種昂貴的莊園豆,只要給他烘到深黑色了,口感幾乎沒差,因為果香/黴味不見了,焦甜的味道蓋過了一切。
所以,有時,為了健康著想,就算要喝廉價的賣場豆,選購中焙的豆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