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Member
|
引用:
作者212412
霧社水庫怎不趁此次滿水位進行水力排沙?
還是沒有規劃?
|
原設計無水力排砂 清淤處處碰壁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71108/print
霧社水庫原設計就無水力排砂設施,現行清淤措施則是處處碰壁。台電萬大電廠表示,曾規劃
在水庫上游設置一座長六.三公里的繞道通砂隧道,搭配庫區抽砂至下游河道放淤方案,工期
要九年、八十八億,但中央評估不符經濟效益而打回票。
陸上機械清淤是目前唯一較可行方式,但水庫唯一聯外道路省道台十四線,無法負荷砂石車
頻繁行駛,造成交通、觀光嚴重衝擊,九十八年起每年清淤外運土石只約十萬方。
南投縣長林明溱指出,縣府曾建議交通部國工局將國道六號從埔里延伸至霧社,透過分流紓
解台十四線壓力,但國六延伸計畫僅止於國工局勘查評估,迄今還石沉大海。
暨大土木系教授陳谷汎直言,水庫上游集水區坡度陡峭、地質脆弱,人為開發及極端氣候頻
頻逞凶,在在都會加速崩塌與淤積;政府及社會各界真的得嚴肅檢視到底要如何清淤與是否
需清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