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type100 以我一個消費者角度我比較好奇,這樣要出多少種線材來符合市售的電子產品
 已達到設計目的減少攜帶充電裝置的目的
 
 比如出國旅遊攜帶NIKON DSLR電池座充一台、SONY NEX電池座充一台、IPHONE一台、LG手機一台、PHILIPS電動刮鬍刀一台、TOSHIBA筆電一台
 
 這些裝置所需電壓都不盡相同,麻煩是裝置本身的插頭也都不同
 而我購買這些電子產品就已經免費取得這些裝置的充電器
 這個設計要怎麼讓我取得足夠適用這項裝置的線材
 並願意額外購買這些線材,比如價格
 而且有些裝置是無法額外接線的,比如數位相機的電池座充
 
 還有我想這個產品應該不宜使用轉接頭吧
 不然不小心把筆電的19V線轉接到USB插入手機就...
 | 
	
 
我想這就是USB PD未來的優勢
它使用統一的USB接口來進行充電
連接的兩個設備會自動判斷哪邊是供電端  哪邊是受電端  以及所需的電壓
話說歐盟剛投票通過未來強迫手機產品需使用Micro USB當充電接口
我想其他國家應該很快會跟進
這位先生要如何說服歐盟改用他發明的接口會是很大問題
另外整個設備的效率是我比較關心的  因為可能因為無法符合歐盟或美規而無法銷售
另外前面有提到一個美國專利
基本上他涵蓋的部分就是
“外接式"電源供應器有"兩組以上" "不同電壓輸出"  接口線材是"可拆式"
也就是說設計了一個變壓器有USB接口(5V)跟19V輸出(給NB)
線材可換  就算侵權  我們已經吃過虧了
這種外接式電源(Adapter/Charger)成本通常不高  售價也不高  需採自動化生產
因此接單的量都要很大才划算(攤提產線跟研發/銷售成本)
如果只能在台灣地區賣  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