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kyhuan101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28
引用:
作者idemon..
我想你要提這種論點時、必需要有佐證

如果奴爾哈赤六萬人都攻不下一萬人防守、被包圍就沒得補給的寧遠
請問後金要多少人才攻得下有六萬守軍
而且後面可以有關內一直補給兵員糧草的山海關?

另外防守山海關的並不是只有山海關一道防線
還有關外千里的荒地、這一點都是物資補給不足的後金弱項
所以當年王在晉才會說、即使奴爾哈赤來、我也有所憑恃
更憑此論定後金會放棄廣寧、更希望後金最好長期佔領廣寧
吃光它的資產


而且專心防守山海關更可以避免你一直強調的野戰問題
而袁崇煥的方略絕對無法避免這個問題
你在越來越遠的地方建立據點、一定會被敵人攻擊包圍
包圍一定得派兵解圍
派兵解圍一定無法避免野戰

這樣你還認同袁崇煥的做法不是自打嘴巴了嗎?


而明朝也為此付出的慘痛的代價、一直被後金圍點打援
戚家軍在此毀滅、救祖大壽的援軍四萬不戰自潰
得不到救援的祖大壽在...



架空的討論,你要我提證據佐證,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就算我找到幾篇時人的奏章,就能代表是事實嗎?
我只是提出或許可能的發展,
你可以就邏輯上來反駁,這才是討論~~~~
這段歷史大家相關文章小說都看的不少,
本來就是很有爭議的,
就連袁是賣國賊的說法都很有市場~~

因為明朝亡於流寇,所以王作晉的戰略從事後諸葛而言,
似乎較孫、袁的正確,
可是王作晉就一定是正確無誤的嗎?
真的照他的戰略明朝就不會亡國嗎?
誰也無法保證吧,所以你如何斷定王作晉的作法是正確的?
以明末的情形,賑災的銀兩真的百姓能拿到嗎?
何況要賑災要花多少錢呢?
倒底是農民可怕還是敵國可怕?

你一再提寧遠之戰,可這正是孫袁的作戰策略成功的一役,
正是採取孫袁的作略方式,建了四年城,練了四年兵,
才守下寧遠的,如果早退守山海關,
以原守軍六萬守城,明朝文武都不敢說一定能守住後金,
你倒是確定一定不會失守?這合乎邏輯嗎?
四年後的寧遠守的住後金,四年前山海關就一定守的住?
練了四年兵都練假的?
勝負可以這樣量化的嗎?歷史上從沒有這樣告訴我們吧。
寧遠之戰會死守,是因為軍民知道城破只會遭屠城,
山海關有支援有退路,恰好失去這個最重要的因素,
一有不利,我看明兵會立刻棄守遁逃。

我提野戰只是要提醒明清的戰力,
王、袁戰略之爭過了十九年的松錦之戰,
練了十九年的明兵尚不敢和清兵野戰,
只敢倚城而戰,那種戰力差距在心理上非常巨大,
這在冷兵器時代,是很恐怖的。


歷史有其必然性,就算王作晉的戰略真的是優於孫、袁的作戰策略,
王作晉的戰略也不會被採取的,
因為朝廷、人民都不允許這種失地後不思恢復的消極作戰方式,
貪生怕死的帽子一扣上,誰敢贊同王的戰略?
孫袁的戰略已經是當時明朝所能接受的最低限度作戰方式。
舊 2014-01-24, 09:17 AM #16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kyhuan101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