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oScARSh
真的是和任天堂那篇文章是相反的發展
裡面寫的賽氏方法論真的是日本人以前最不重視的
試玩版推出讓使用者feedback出更好的東西在歐美是很常見的
日本最近已經開始有類似的例子出現了
|
講到這個我就要問問..
Mark Cerny既然被歸於天才.. 它出PS 4首發Knack遊戲的時候他到底再想什麼..
我看PS 4發表會的時候看到這個遊戲我就覺得很奇怪.. 這個遊戲是出來亂的還是.. 它擺很明的主角會設計能那樣(很多小零件分離合體)是因為要展示硬體的運算能力, 但是遊戲性與設計的部分除了落漆二字能形容我找不太出來其他的形容方式, 我本來想說我會不會想錯, 結果遊戲出來之後果真就是這樣, 遊戲性差, 該給玩家的空間沒給, Metascore低, 絕大部分網站給的評價也是低, 我看人家直撥玩也是無聊二字能形容, 這不是爛到谷底的遊戲, 不過像他這種天才做他做的機器首發遊戲做這樣.. 搞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