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s2588s
關稅降.奶粉沒便宜
貨物稅降.機車一樣貴
降下來的成本最後還是到商人口袋去了
大家都認為太貴->生意就會差->降價
可是現實生活中我認為是
人氣店漲價->周邊商店跟著漲->地區一起漲->....
之前食品龍頭大廠開第一槍領漲
其它廠家難道不跟著漲價嗎?
近幾年
鋼筋漲->房價上漲
地瓜粉漲->雞排漲
麵粉漲->麵包店漲價
.....
但後來這些原物料滑落不在當時高點時
也沒看哪家店降價的.
只等著準備下一次的漲價
不是說不能漲價
但是當市場上充斥著不合理的價格
要麻就任人宰割
不然就要有個共識或氣氛來抵制
在台北好吃小吃少,便宜的小吃更少
便宜+好吃的小吃根本.就快絕跡了~
|
曲高和寡
重點就是很多人不覺得消費不起,誰跟你共識或氣氛啊,覺得貴的人本來就不會去當傻瓜,不覺得貴的人就算響應也是湊熱鬧,心裡覺得貴就多賺一點啊...
例如
房子一坪100萬買不起 > 是自己不爭氣 > 趕緊多賺一點還是簽下得還一輩子的貸款 > 買下去之後才像個正常人
政府帶頭開始塑造這種價值觀,連房子、柴米油鹽這種民生必需品都這樣搞了...
講個實際面
從頭到尾就只聽到你喊貴貴貴,請問蚵仔煎現在一份50,你覺得要抵制到多少?
45? 40? 35? 金額是你說了算嗎? 自由市場人家高興賣多少,消費者高興買多少,你說共識,對,唯一要有共識的方法就是當然說不用錢最好,可是抵制的計算基礎是什麼?
抵制這攤50的然後去隔壁45的? 這樣就叫做伸張正義了嗎? 45就叫做合理了嗎?
不然起碼要公布所有小吃的合理售價,包含準確的材料及工資換算,這樣才有個抵制基礎吧,不然就只是跑到夜市這也不吃那也不吃,指指點點抱怨一通然後兩手空空回家,這就是參與活動了嗎?
現在不是人家不跟你有共識,是你所謂的共識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