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Irvinson
台灣又不是以製造業為主,不具競爭力的產業遲早要退出,近五十年來,製造業人口從全國人口百分之三十幾降到百分之二十幾,製造業產值佔GDP比例從百分之六十降到百分之二十,可見加工代工勞力密集的時代已經過去。正如英國大量媒礦工人及紡織業工人遲早要轉型,工業革命雖使人民走入工廠及礦坑,但是時代進步也使人民走出工廠及礦坑。
當鬼島製造業如果都出走,太好了,不具競爭力的產業終於被淘汰了。至於外國有沒有發展餘地,那得就個案研究,以前大陸勞工便宜,但現在已經貴到缺工,而且還有樂捐或其他開銷,要考慮的因素不只一種。
|
沒有製造業出口換錢,靠內需的服務業GDP要從何而來?
服務業的平均薪資高嗎,當服務業佔GDP的70%以上,你奢望台灣勞工的平均薪資有多高?
製造業衰退,就是台灣薪資停滯不前的其一原因
服務業:批發及零售業、公共行政、不動產業、金融及保險、 教育服務業、資訊及通信傳播業,比重最大的5項(佔75%)。
ps. 勞力密集產業轉型和製造業衰退,根本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