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很多東西某段時期會一再更換,到一定水準就會停頓下來;2006年以前,電腦的CPU幾乎都是單核心的,因此,無論時脈再高,一旦跑起多工作業,「頓頓的」是一定的。
等到K8的雙核心CPU出現,突然發現原來CPU不是時脈高低問題,是如何完成多工的問題。
我自己的配備比大多數人更早,2006年的配備用到現在
CPU K8 4400+
記憶體 2G
中間主機板故障過兩次,都藉著維修度過;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會換配備應該都是不敷使用者需求才有升級的慾望吧。
問題是,我們如果找出問題點加以克服,有時未必是「硬體」問題。我就以我現階段的配備來講好了,原先跑XP-SP3的時候已經跑到么壽慢了,恨不得更換硬體設備;那時我存著更換軟體的角度重新思維,於是把作業系統先找一片瞇版VISTA來用,結果,么壽哦,VISTA安裝進去,順到不行,我有點領悟,不是硬體問題,是系統「更新」拖垮整個配備,所以呢,乾脆買正式版VISTA安裝進去,就使用VISTA系統;就這樣,經過兩年,系統更新已經來到SP1版了,漸漸的,同樣配備又開始跑不動了;我想再試試看到底是硬體問題,還是系統問題;我找一片Win7來試試看;天啊!居然,順到不行。
到最後,我得到一個結論,硬體更新慢慢來,只要不是搞「轉檔」、高度運算,而是一般性使用者,其實硬體不需要一再更新。
另外,硬體更新的關鍵到底在哪裡,這點有找到,其實可以少走很長冤枉路。2010年以前,受限硬碟仍然是「機械式」的,因此,無論配備多高檔,多少顆硬碟做鏡射,都不是好的解決方案,包括所謂的「大暴龍」當開機硬碟,無論怎樣,速度就是一個靠北慢。
2010年開始,SSD開始有SATA2的介面,從這時候,很多廠商的SSD硬碟傳輸速度已經來到250mb/s了,因此,用SSD做開機碟是最佳解決方案。
就這樣,我這套配備還是不用更換,為啥,因為找到關鍵點-SSD當開機硬碟。
所以啊!配備更換,還得先找出問題在哪裡,卡在哪裡;我是慢慢找到關鍵點,所以,我的配備已經七年了,現在還感受很「快」。
一部七年的主機,開機40秒能進入並且完成,這在2006年以前是「夢想」。但隨著科技進步,任督二脈打通了,現在換硬體的需求就沒有急迫感了。
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
願神終日看顧這地,保守臺灣......這使這地平靜安穩。
少一點政爭與黑心食品,多一些認真的官長
少一點社會對立與衝突,多一點祥和與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