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iivot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51
我認為彭教授的在這裡的舉例並不是那麼恰當,以我這幾年搭計程車的經驗為例,幾乎每個計程車司機都有自己的一套經濟理論。由早些年景氣比較好時(以世界水平論)到現在, 在這些年不同的景氣狀況下,很多時侯他們都會給出這樣的結論:經濟的問題沒那麼複雜,看他家隔壁某某小吃店的狀況(或某某家股票漲落)就可以預測風向了,這些經濟學家書都讀到「咖架ㄆㄧㄚ」去了,連這都不懂。

說到底我輩市井小民看的終究是「現況」是「結果」,而一個國家的經濟學家的重要工作是,要「預測未來」(某種程度上)來因之擬訂因應之道,而這種分析評估,我想沒有人純靠直覺就做得到。要「有效的」預測未來經濟,靠的是建立可靠而相關性高的模型,這需要大量而複雜的數學處理。但我輩市井小民通常不想理解(或許也無法理解),最有效留在我們心中的結論會是「有故事性的例子,最好是我家隔壁大嬸都可以來上這麼幾句道理的直覺式結論」。

你問一般大眾,為什麼前幾年的金融海嘯會發生,多數的人可以說出不少理由,也許少數人更可以說得內容又精采又引人入勝。比如說二次房貸就是個很多人會說的原因。但是為什麼會發生二次房貸危機,其背後內容是與所謂衍生性金融商品崩潰有關大抵就沒那麼多人瞭解(或說想瞭解)。現在金融投顧業對各個投資行為,所進行的風險評估已大量地由早前由投資經理人半靠經驗直覺性的行為演變到其實會大量進行高度的數學化分析。原因無它,就是這種評估就結論而言比起靠經驗來分析準確的多。(但當然離100%準確還差得遠,否則世上就不會有人投資破產了)

而我輩市井小民既然對隱身其後的數學模型建立不感興趣,一旦發生了與預測不符的狀況,很容易就出現了人人都可以表現的(在口頭上)比什麼經濟大師來得歷害,所以不少人可以理直氣壯的說,這些經濟學家書都讀到「咖架ㄆㄧㄚ」去了。

我很同意前面網友的說法,目前的現況不佳,相關的人員絕對有很大改進的空間,但為此而因噎廢食,則大可不必。不少狀況下,做了某個政策改變,對於經濟活動的結果與我們直覺想像的結論也許是背道而馳,比如說美國先前討論角力很久的稅賦政策(說對富人加稅也許比較多人有印象)就是其一.我們的重點應是放在如何有效地「評估風險、解決問題」,可以進言使之修正、更符合現實。而情緒上的反彈恐怕於事無補。同時也必需瞭解,不可能有100%好的模型,來得出100%正確的結論。就像一個擁有全聯盟總薪資最高的球隊,這球隊的戰蹟也不可能是勝率100%;甚至無法保證能拿下冠軍。
舊 2013-05-16, 07:14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ivo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