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想之後的社會絕對會這樣,這社會連在社會打滾1X年的老手
薪水都不一定會和父執輩一樣高了
而且你要想喔,7 8年級假設努力個10年,還有醫學發達的緣故
所以少子化,只會陸續發生....而且很多七八年級之後要照顧失智老人
所以很多七八年級除了要負擔父母的房貸之外,等他們父母親老了還要照顧
在這種情況之下,要結婚就只能選擇外籍新娘了
當然很多人會說,怎麼不學王永慶白手起家,可是7 8年級出世的時候已經經過台灣
最輝煌的時期,等出社會時面臨這種樓主說的這種情形
年輕人就只能選擇 他鄉打拼(外國),不然就是 及時行樂
為何會這樣呢?!因為知道人生在怎麼打拼都無用,還不如趁年經的時候
及時行樂,當然家中有錢,有事業的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可以選擇繼承
不過現在台灣這種情形不也符合, 達爾文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適者:黑心商人,政客,富二代,小開,家有恆產者,天賦異秉之人,菁英
不適者:窮忙族,青貧族,家中無恆產之人,平庸之備
在過50年等著看吧,所有不適者都淘汰,不適者的兒女頂多只有1-2個
看看那時候人口大減的台灣,會不會有機會吧
所以樓主何必為了這件事情傷神,未來註定就是老人化社會
所以我覺得研究出失智症的解決方法比較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