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ousearcher
New Member
 
mousearch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4
南韓全面考量F-X項目第三階段本土工業利益

據《航空週刊&空間技術》網站2013年4月15日報道,時值南韓F-X戰鬥機項目需求提出25週年之際,南韓正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對F-X第三階段 方案進行決策,並且結果將在6月份確定,目前有三家防務製造商正在競爭該項目,包括美國波音公司的F-15“沉默鷹”、洛·馬公司的F-35A以及歐洲 “颱風”戰鬥機。美國國防部已經告知國會,有可能對南韓銷售60架波音F-15或洛·馬F-35。

波音公司正準備對F-15的總體出售計劃,因F-15不包括在子系統對外軍售系統之列。波音公司稱,其子系統成本包括主動式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紅外 搜索與目標跟蹤定位系統、安全型無線電裝置、先進顯示裝置以及任務規劃系統和空中GPS接收器,共計24.08億美元。真實的飛機價格還沒有披露,但從 2009年的情況看,一架新飛機的價格約一億美元。洛?馬公司提供的F-35A總價108億美元,包括飛機及F-135發動機、3F套裝軟體等。3F套裝 軟體是美國空軍自用套裝軟體,其中包括了比3I更多的武器和攻擊能力。第三個競爭機型是歐洲“颱風”戰鬥機。這次競爭在南韓決策方面來講,飛機的操作性能 並不是唯一的考慮因素。如果“颱風”戰鬥機競爭成功,南韓航宇工業公司(KAI)可能需要製造或者裝配至少48架。KAI也將在“沉默鷹”的採購製造中發 揮重要的作用。1988年,南韓F-X項目需求啟動,F-15贏得了其第一、二階段工作,那時,KAI公司就已經為F-15K製造主結構件。

在F-35方面,洛·馬公司表示,南韓可能為其製造中央翼盒以及尾翼面,並作為整個項目的二級供應商。除了南韓之外,洛馬公司還將在日本建設一條裝配線。

在這次南韓的項目競爭中,幾個競爭者都已經提供了廣泛的本地生產選擇。新的F-35戰鬥機和颱風戰鬥機將能夠提供比F-15更高的製造技術,特別是 F-35。歐洲戰鬥機公司稱自己比美國在技術轉移限制方面有更大的優勢,它的颱風戰鬥機可以作為南韓未來需求的本土戰鬥機KF-X的基礎,或者為一種全新 的戰鬥機的形成提供技術。而洛·馬和波音有很多的限制
舊 2013-04-24, 10:26 PM #5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usearch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