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家栽之人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0
引用:
作者spplkk2003
公平性這邊大家也講了很多。另一樓也有不再贅述。
最近的新聞好亂,光同一個新聞還可以有不一樣的版本

天下的採訪(有糾正中時的報導):吳寶春有詢問要讀EMBA是否合資格。
結果被打槍,後來新加坡派人來面試,才有某人在說要留人。
所以走後門?也不是吳先生自己去走後門。
而且他自己也說:不要為我開先例。

而被糾正的中時(可能是錯誤的)則說吳寶春從沒申請。...


這下可更加有趣了。

============================

吳寶春上學記,原文在這裡
http://blog.chinatimes.com/eat/arch...24/6653867.html

2013-03-24 12:20

今天一大早,接到同業的來電,他問我吳寶春的新聞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中時電子報已經把我的文章撤下,現在上網都查不到。其實我昨天晚上就知道,也確定了中國時報面對新聞真相的勇氣,原來只有一天而已。

 三月二十二日周五中午,我用電話專訪吳寶春,發現吳寶春被台灣EMBA拒絕的新聞有很多誇大不實的地方,回到報社,本來只想交出專訪,並準備在部落格中寫出我個人的看法,標題為:「吳寶春上學記」。沒想到長官聽了很高興,表示兩篇都要登在報紙上,當時我回了一句:我敢寫,只怕你們不敢用。

 昨天三月二十三日中國時報在A5焦點新聞版頭條刊登:「吳寶春澄清,未申請國內EMBA」,以及「吳寶春上學記,一場灑狗血的連續劇」.當天電視新聞對吳寶春踩煞車未再大作,當天晚上我看到政論節目的跑馬燈,說天下雜誌反駁中時「報導錯誤」。

 我是記者,也是中國時報負責旅遊與美食的主管,民國七十八年六月十二日從銘傳商專大眾傳播科畢業後的第一天,就踏入新聞界工作,不管我跑的是什麼路線,我都以當記者為榮,以取得第一手新聞為傲,雖然大家看我天天吃喝玩樂,但新聞的基本功,我一日不敢鬆懈,對我組內的記者,也是同樣要求,即使是吃喝玩樂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經過採訪,仔細求證,才能報導」,但為什麼現在的新聞是照抄,照念就能過關,甚至自己加碼,道聽塗說,吳寶春要上學便是經典範例,媒體的掌門人到底是怎麼回事?腦袋長在哪裡?新聞要怎麼做?記者該如何自處?

已經很久了,內心的熱血一點一滴不見了,從中國時報換了新老闆,換了很多總編輯之後,跑新聞離我愈來愈遠,以前只要發現有趣的事,就想攻到前版,但被潑了幾次冷水之後,漸漸發現顧好自己的版就阿彌陀佛,前版對我們的專業要求大多是「配稿」,什麼亂七八糟的稿子都要配,甚至是電視新聞說了N次的訊息,中國時報過去大鳴大放的特質究竟到哪裡去了?

昨天早上意外接到一封訊息,是許久未聯絡的媒體前輩,來自紐約郝明義的問候:「瑞瑤,今天在電子報上看到你寫吳寶春的文章,很精彩,握手。」他眼中的精彩文章現在點不到、看不見,壽命沒有二十四小時。

其實昨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老天爺一直不斷用各種方法敲我腦袋,要我醒醒,不要為早已消失的新聞理想狗吠火車。

老闆不懂,高層也不懂,記者一輩子追求的是新聞上的鼓勵和肯定,無關薪水和?金,更無關老闆是誰,如果有時間上電視當名嘴做名人,這個人在報社的表現一定很爛,但偏偏很多人都只愛看表象,把默默認真工作的人當做來蹭飯、混日子、沒地方去的。我不是不會吵,只是不想吃糖。

以下是有關吳寶春的兩篇文章,我想寶春師傅應該跟我一樣,很高興這兩篇文章,讓所有炒作的新聞都停止了,讓事件回歸真相,讓有腦袋的人自行去判斷。

吳寶春澄清,未申請國內EMBA

王瑞瑤/專訪

 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被EMBA拒絕的新聞如雪球般愈滾愈大,吳寶春昨天澄清:「新加坡國立大學沒有派人來面試,我也沒有向政大、中山EMBA提出申請,事件發展始料未及,只能說一切都是媒體的『好意』。」

 透過一段天下雜誌的影片,吳寶春要上學的新聞吵了三天,連日來各界對台灣教育制度僵化、人才即將出走的批評聲浪不斷,甚至震動高層,總統馬英九開口留人,前總統李登輝也出面說情。

 迴避多日的吳寶春,昨天終於接受記者專訪,他的語氣委婉又無奈,像個做錯事的小孩,一開始吞吞吐吐,之後暢所欲言,承認外界很多描述都被過度放大,他的動機很單純,只是想學習從一個麵包師傅變成專業經理人。

問:馬總統為你開特例,教育部為你修法,一周後你可以申請任何一家EMBA,你會留在台灣讀書嗎?

答:我既然已經向新加坡國立大學提出EMBA的申請,程序一定要走完,等待對方通知,進行面試後再做決定。就像在台灣,本來就應該按照制度來申請,我不想形成特例,但有任何學習機會,我都不會放棄。

問:外傳新加坡國立大學對你表達熱烈歡迎之意,還派出十幾位面試官來台,積極爭取你入學,陣仗之大,前所未見?

答:其實我只是透過朋友介紹,遞出申請書而已,目前還在等通知,尚未進入面試階段。

問:三立電視台說,你屢向各家EMBA提出申請,但都遭到拒絕,是否真實?

答:我沒有向國內任何一所EMBA提出申請,前一陣子跑到政大旁聽,曾經詢問入學細節,發現自己資格不符,之後想去中山大學但沒有去,我無意傷害這些大學。

問:為什麼想讀書?

答:我上課是為了學習,不管讀哪裡都OK,以前去法國比賽,沒人教,也沒人問,就訓練自己成為評審或教練,把歐式麵包弄通弄懂。如今開了麵包店,從師傅變CEO,公司需要拓展,台北店六月將開張,發現經營管理上有所不足,要用知識來輔助。

問:又為什麼非讀EMBA不可?

答:之前曾到政大EMBA旁聽幾個月,從學生討論案例而受益良多,我立志以麵包為業,也想當專業經理人,但自知欠缺管理能力,尤其是數據分析、人才培養、財務管理、市場需求等,實際案例對我非常有幫助。

問:到底留在台灣就讀EMBA的機率有多大?

答:新加坡我一定會去考,台灣若有,當然還是我的第一志願,能不能讀看自己的程度,若上課聽不懂,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問:你去新加坡讀書,有人解釋成台灣人才外流,莫非你有意在新加坡開麵包店?

答:現階段沒有任何出國投資的計畫。


吳寶春上學記

王瑞瑤/特稿

 初中畢業的吳寶春想讀EMBA,結果麵包冠軍的頭銜不管用,被很多學校拒絕,沒想到新加坡大學張開雙臂歡迎,還派十幾位面試官來台,總統得知此事,命令教育部火速修法,預估一周後,所有台灣EMBA都為吳寶春敞開大門。

 以上是有關吳寶春要上學的新聞摘要,自從三天前他在某雜誌公開的一段影片中,表達無法在台灣就讀EMBA的遺憾,瞬間點燃了媒體砲火,名嘴開罵教育制度太僵化,報紙頭條說人才要出走,電視新聞跑馬三天沒有停,吳寶春三個字殺出雙屍案、醃頭案的重重包圍,繼拿下世界麵包冠軍後,又躍為網路熱門搜尋的第一位。

 新聞第一天,記者打電話給吳寶春他不接,經紀公司三立電視台也拒絕受訪;新聞第二天,吳師傅參加一個鮮奶促銷活動,短暫曝光卻不回應此事,再打電話,仍是無人接,留言亦無人回;新聞第三天,再留訊息,寶春師傅終於回電,我鬆了一口氣,還好我不是總統府,否則就接不上。

 事件爆發至今,三立經紀公司擋得凶,吳寶春幾乎不對外說明,媒體自行拼湊片斷,很多細節其實都不合理:一、為什麼初中畢業的麵包師傅非要讀EMBA不可?二、為什麼台灣之光出國讀書就是人才出走?三、為什麼訊息來源是出自雜誌社的採訪影片?四、為什麼事件主角始終未出面細說分明?五、如果吳寶春可以,所有出國比賽得冠軍的廚師是否能比照辦理?

 仔細追問,發現吳寶春從未向國內任何大學提出EMBA的申請,但政治、中山等大學已被罵到臭頭;新加坡國立大學十餘人面試官根本子虛烏有,吳寶春才遞出第一關的申請書,尚未接獲第二關的面試通知。吳寶春上學記像一場灑狗血的連續劇,最後是馬總統跳下來軋一角做出完美大結局,為從小失學的台灣之光,擘畫光明的EMBA之路。

 去年參加了一場台灣冠軍廚師的晚宴,與會者多從外國專程返台,其中包括台灣西餐大老張振民、烘焙老將吳朝福等人,這批人在二、三十年前便出國征戰,世界冠軍頭銜不計其數,大家感嘆當時媒體環境不如今日發達,否則在座人人都是吳寶春。

 自從台灣廚師流行跟電視台簽訂經紀約之後,廚師也是明星,專業不只是料理,對於他們的一言一行,媒體人都該持保留態度,新聞要的是事實真相,而不是宣傳造勢。今天初中畢業的想進EMBA,明天兩歲小孩想打NBA,或許是奇蹟,也是特權。
舊 2013-03-24, 10:30 PM #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家栽之人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