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eow
匣道時速能開160 ?
我想最後應該會在匣道裝設ETC計程收費感應器,因為匣道本來的速限就不高(好像速限50還是40 ?),也讓ETC感應更不容易出錯,並且要作依里程收費,那就更要在匣道裝設ETC計程收費感應器。
|
您常開國道嗎? 如果是的話, 最近在國道一號和三號(五號不確定有沒有)的交流道前後,
一定會看到新設了許多大型門架, 門架上頭還有ETC字樣, 那就是要裝ETC感應器用的.
例如: 前兩天國三竹南段大拖車的水泥涵管掉落造成重大死傷的事故現場就在ETC門架旁.
[YOUTUBE]Hhnwsqr8-nQ[/YOUTUBE]
中部路段的ETC門架施工進度較慢, 不過就算沒有看到門架,
也會看到有一小段中央護欄被挖掉, 並用交通錐和警示燈圍住,
那就是預定要安裝門架的位置.
由於遠通把原本使用紅外線感應技術的OBU換成了使用高頻電磁波感應的e-Tag,
所以不再需要降車速才能感應成功, 只是當初遠通的紅外線系統是有感應角度限制,
因此要以專用車道來避免接收不到訊號的問題.
再說, 原本紅外線系統也能通過時速120的測試, 而且現有收費站最內側的ETC車道
速限提高為70公里很久了, 車流小的時候, 我曾經用90公里過站, 也沒扣款失敗過.
感應器設在交流道前後的主線上, 可以在車輛通過每個交流道時都有一次偵測的機會,
安裝在匣道上, 則只有上或下匣道才能偵測, 萬一有一次沒測到, 將無法扣到任何費用.
所以遠通還是很精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