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無愛無恨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157
之前玩音響的時候買的第一對喇叭, 是一個A開頭的義大利品牌, 書架型, 入門型就要35K
但音色還真不愧對他的價格, 聽弦樂四重奏, 聲樂, 爵士....音色自然, 細節豐富, 但用不到一年就毀在我這雙賤手

某天忍不住好奇把單體拆了, 原本預期它用了什麼補品, 結果出乎意料....分音器在上方, 離高音單體很近
於是連接高音單體的導線非常短, 但奇怪的是這條線既粗且硬, 目視至少是10號線的線徑, 和一般認為高音單體
電流不高, 使用細線即可的想法完全相反, 於是為了驗證, 我的賤手決定把它換成某李老闆他們家的OFC神級細線, 結果....
這對喇叭當場變成22K的價值 , 原本圓潤細緻的高音變得乾扁, 毛邊多, 為了證明是否因為沒煲透的關係
我忍了一個月聽一對22K的喇叭, 最後證明這是一次失敗透頂的改裝, 但當我要把原廠的線換回去時才發現
因為那條線太硬, 很不好安裝, 且高音單體的端子非常嬌弱, 經過兩次烙鐵的摧殘已經使得它與塑膠底座嚴重歪斜
為了避免它的內部導線斷掉, 只好暫時就這樣, 等有空時再慢慢想辦法, 結果之後忙得昏天暗地, 連聽音樂的時間都沒有
等到我買了恆溫烙鐵準備好好處理它的時候, 那兩條原廠導線禁不起新竹的潮濕天候嚴重氧化, 根本沒辦法吃錫
之後陸續嘗試三種品牌的喇叭線(切售的)都無法回復原本的音色, 最後在第四次嘗試時, 端子掉落, 35K石沉大海

另外, 在低音單體的部分也很有趣, 它的低音單體的線徑大概只有高音單體的一半, 長度卻有二十公分以上, 而且還是單芯線
線徑小, 長度長, 加上單芯線的集膚效應, 怎麼看都不適用於低音單體, 但他們就是用了, 而且效果還不錯,
大提琴的厚實與琴弦的震動感表現得恰如其分, 不會有 "少一截的" 感覺, 但我的賤手還是把它換了
, 換那神級OFC粗線(大約是2mm線徑), 這次沒等它煲透就把它換回來了 , 之後買了DZ大推的單芯銅線才知道
原來這條低音線用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處女銅單芯線, 李老闆輸得一點都不冤


題外話, 如果你玩數位音源, 而且喜歡溫暖厚實的音色, 建議你去借一對美光顆粒的RAM來試試看
我是說用借的, 千萬不要用買的喔
舊 2013-01-06, 11:51 A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無愛無恨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