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uinousdeity
*停權中*
 
ruinousdeit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一立方公尺的香格里拉
文章: 617
引用:
作者limaike.
你之前講我的,就是用我是用北部心態在講這件事情,所以,如果你願意拋開這樣的想法,再談,我也不是要來跟你比誰的經驗多,蘇花高議題又不是只有常常在南北走的人才能討論,也不是常常在開車的人才能講,更不是只有住東部的或是住西部的才能講

我想稍微提醒你一下,東部跟西部的狀況有點不一樣,
還有在花蓮生活的人真正希望的東西,也跟檯面上吵的議題有點距離。
雪隧還沒通車前我就在花蓮念書了,基本上放假回台北我都是騎機車,
單趟大概五個多快六小時,換成大重也不會快超過20分鐘,就算雪隧通了以後,
我自己開車實際上也不會比機車花的時間短,而且我這算是很快的了。

鑒於這個現實因素,一直以來在花蓮無論是學生還是當地居民,
一直希望的都是搭台鐵時的北迴的座票能給當地人較多的保障,或者是加開班次
明明是個簡單能實現的要求,交通部卻一直置之不理,這是一件很詭異的事情。

為什麼說很詭異呢?我前面提到從花蓮台北之間行車單趟大約在五個小時-六個小時之間
其中蘇花公路的山路段大概佔2~3HR,一般人行車速度慢一點好了3.5HR總該開的出來吧。
那麼我們來看看官方給的蘇花高方案究竟節省了多少時間:
引用:
蘇花高速公路(以下簡稱蘇花高)之興建可縮短公路行車時間由3.5小時縮短到2小時
???????
要注意的是這是"最多"能縮短的時間約為1.5HR

"假設今天民眾都有拉力車手的駕車技術",所以台北花蓮間走蘇花公路都跟我騎大重
所花的時間不相上下甚至快很多好了(5.5HR~5HR之間),今天改走蘇花高整體路程的時間
就會縮短為4HR-3.5HR,這還是"最理想狀態"。
但是現在的對號列車單趟所花的時間.....

?????????
行車距離越長,蘇花公路改走蘇花高帶來的邊際效益就越小
來看看為了讓整體行車時間縮短1.5HR,會帶來什麼額外的好處跟代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8...%85%AC%E8%B7%AF

引用:
優點

蘇花高可以解決蘇花公路危險性高、速度慢、運量不足等缺點。
蘇花公路路段已經有台鐵北迴線做過地質調查。
蘇花高可以比照現今北宜高的車輛管制行駛-只允許小型車輛及大客車行駛,其餘大型車輛及砂石車改行駛原有蘇花公路,故路面被重型車輛壓壞之問題可減少許多,且有認為路面保養問題於西部高速公路並不存在,亦不可能會發生於此。
改善蘇花公路的經濟成本可能比蘇花高少一些而已,而環境破壞可能更嚴重。蘇花高是一個大建設,民眾、媒體、政治人物一定會「緊盯」其環境破壞,反而會比改善蘇花公路更容易受到監督。
可以只建設部分路段,如北宜高速公路延伸至宜蘭縣南澳鄉與花蓮縣秀林鄉境內的和平,並不要跨越台9線大濁水橋,正好取代蘇花公路最危險的路段;也可以只建設雙向行駛的單隧道。這樣就可以以較小的傷害換取大多數的利益。
蘇花高的建設可促進花蓮地區觀光業之發展,且可改善花蓮地區觀光業平日五天及冬季的旅遊淡季。
替代方案仍有侷限性:例如改善蘇花公路的環境成本仍然很高,使用台鐵運送小客車、民生物資會有台鐵觀念錯誤、服務能力極差的問題;使用渡輪運送車輛則有班次密度很低及季風、潮流影響的問題;航空方面則受限花蓮機場為軍民合用的機場,另有旅客不足成本高班次少的問題。而效益較佳的北宜直鐵的環評未過、北迴線的傾斜式列車採購案流標等問題,亦使替代方案多流於形式而無法實行。
蘇花高可以解決花東地區長期交通不便、人口外移的問題,亦可讓花東地區的農產品及物資運輸方便行銷運送。

缺點

只能服務小客車,若重型車輛行駛,路面很快會被重型車輛壓壞。而就算完全禁止重型車輛,在數十年後還是會有很大的路面保養問題。
建設時很可能會污染生態敏感區。
2000年通過的環境評估說服力仍然不足,應該再做深入的評估及非常詳細的地質調查再決定要不要建。
蘇花高雖然比蘇花公路安全,但還是比一般高速公路危險:因為蘇花高有大量長隧道,長隧道行駛車輛的安全性較低、救護難度很高。
高速公路一旦完成,可能會衝擊現有北迴線鐵路的營運,以貨運首當其衝。
有替代方案:加強東部鐵路運能(北宜直鐵的建設、北迴線的三線化——若要挖隧道,寧願挖鐵路隧道也不要挖公路隧道),就可以提供充足的運能及不輸蘇花高的運輸速度,而且更安全,又可以減少北宜高的負擔。這些方案不但經濟及環境負擔不會超過蘇花高,而且也讓花東及宜蘭民眾同時受益——蘇花高的建設只能讓花東民眾受益,而且其利益可能因為北宜高的交通堵塞而下降。另外北花班機成本仍有調降空間,只要把國內線班機全面轉移至桃園機場,讓國際國內班機全面集中於桃園機場,降低調度維修成本;並增加乘客數目,因為外國觀光客可以在桃園直接轉機至花蓮;這樣北花航線就會有經濟規模。
過於方便的交通對觀光業(尤其是飯店業者)可能未蒙其利,因為來往兩地的時間縮短,可以當日往返。
花東的道路系統不足,花東的道路系統無法承受蘇花高帶來的大量小汽車。而為了容納國道通車後帶來的大量車潮,勢必進行道路拓建,更易被視為「無異向今日發展軌道運輸的計畫挑戰」。
高速公路一旦完成,大量遊客所帶來的垃圾會嚴重破壞環境。
外來文化與產業的快速移入,將會使花蓮相對弱勢的本土文化與地方產業加速消失。
現行的輔助方案僅止於交通建設的革新與高速公路周邊住戶的補償,尚未出現一個具有前瞻性、系統性的長期地方振興計劃。


發現主張興建蘇花高的矛盾之處所在了嗎?優點模稜兩可、缺點明顯可見。
而且就算蓋了蘇花高,蘇花公路也不能因此停止養護或封閉,既省不了錢,
還多了一大筆長期維護支出(易落石坍方山區的高架道路養護是否真的如交通部所述容易也是個問題)。


常常有與論主張給花蓮人一條便利安全回家的道路來表達蘇花高的合理性
便利性、舒適性、時間成本、金錢成本,蘇花高有哪一項贏過台鐵了?
講到醫療的部分,我現在就有朋友在慈濟、花署、門諾服務,
坦白講當地問題就是"錢不夠而已",真的有急病非送北部西部不可時?
需要用到的東西是"直升機",病人有辦法等救護車慢慢從蘇花高兔到台北?

看起來不管是對當地人或是外地人都沒有明顯的好處,蓋這條高速公路的用意究竟是..?
舊 2012-12-17, 01:10 PM #10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uinousdeit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