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買車全省四處詢價,網路、朋友、新舊二手都問
後來自己歸納出一個結論
買脫手最有殘值的品牌→牛頭牌
虧他以前常在細數哪家安全配備最多啥的巴拉巴拉.....
結果買了也是龜車一族,強調安全性第一......
經濟不景氣後,身旁就多出不少這類「擅於精算」的朋友
一般消費性商品的價值長期來看都是下跌的,跌到後來可能送人都沒人要
除非商品買來打一開始就是理財兼自用
不然買個東西算那麼精,死最多的是腦細胞
而且,愈划算的選擇不見得是自己喜歡、正確的選擇
買東西,先感性再理性,平衡過後下手即可
太理性的結果只會對買來的東西沒有愛
這錢花的多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