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maike.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28
引用:
作者吉他之繩
今天終於出來了,一部分真實,一部分綜合。每個部分可能都是真的,但是不見得發生在同個人身上。看新聞,要知道新聞整個製造的背後流程。一個台灣,要每周都有好料能發生,機率有幾成?
更不可能讓事情發生的時候,隨真相的發展釐清案情,再來報導。
很多專題,是事先有方向,再去採訪,然後「原物料」進「新聞產生器」,之後就變成你看到的新聞。也就是說,結論已經先下,然後再搜集資料。

你會說,這有什麼問題?不就像論文也事先想好方向,然後做實驗測試,然後再修改再測試,最後得出結論證明為真理是一樣的道理嗎?

不。試著想想,當你被關進去的時候,你的罪刑就已經被判定,審判只是個過程。這有沒有問題?
媒體與其說是證明的特性,不如說是公開審判的特性較多。如果未審先判,這樣的審判,有意義嗎?

有人會說,這次的審判缺點在於沒有列出人名。我必須說,即使列出人名,說話內容究竟是如何...

不管哪個媒體說甚麼都應該持保留態度,用腦袋想想,他今天丟給你這些資訊有甚麼目的
 
舊 2012-09-18, 07:58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maik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