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引用:
作者lievil
網路購物,很大部份賣得是信任,
消費者看不到實物,沒有店員服務解說,更沒有實體店鋪,商家可能根本無庫存,
不過給幾張圖片與文字,消費者就掏出了腰包,
面對這份信任,商家為何不該被要求更謹慎?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沒人做,
在已有許多前例的情況下,卻不設置前述標錯價錢的預防機制,
為何不做?
難道反正消費者花時間精神選購的損失根本難以證明,
循退款機制就好,現金到手,何需花錢去搞那些什麼預防。
損誰利誰?
被當傻瓜的到底是消費者還是商家?
|
個人認為,你講的比較偏向商品品質本身..
商品品質沒有經過實體使用或檢視,很難瞭解
但商品價格方面,大多可以查出市場行情
以前面所說的,消費者有判斷商品價格是否合理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
仰望寒星佈滿天,紅塵涉足不知年。
流雲片片歸何處,人生幕幕愁相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