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will0227
其實有點懶得回,但還是回下好了
你們只看到失敗的例子,這文中也才一個,成功的有多少個?
我人就在大陸,我看到一堆台灣企業,算不算成功我不知道,但人從沒少過(主要是餐飲業)
像是都可(co co)這飲料店蘇州真他媽的多,我隨便數下,光我知道的店,去買過的店,就破10家以上
仙芋鮮,前年只有昆山一家而已,現在包含蘇州,大概有10家了(應該更多,但我沒去注意)
我還認識個在大陸的全家便利超商的大陸蘇州區經理,他也在積極擴點,我來2009年時,全家我想想,就1家而已(那時候我還不太熟,可能附近還有我不知道),但是現在全家我知道的就至少10家
芋貴人也是台灣的,去年上海也只有個位數,現在開到蘇州來了,至少10家以上
蘇州蠻有名的一茶一座也是台灣的
戰鬥機排,巴蒂雞排都是台灣的,也都做得不錯
王品牛排也不錯,均一價350人民幣(還要在加一成服務費)
西堤牛排這邊也開一堆了
族繁不及備...
|
應該說現在輸出的產業性質改變了,以往以勞力密集為主,現在會改以服務及餐飲業為主,未來或者說是正在登陸的台商已經不同了。
不過一個機殼都還賺不到0.5RMB我覺得是公司槓桿出現問題,虧空掏空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我覺得其實默默賺以及賺最兇的應該是農林漁牧,未來要擔心的反而是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