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下面是小弟e-mail給氣象局的全文:
'敬啟者:
這次泰利颱風,貴局於06/20預測台中市市區的降雨量為600至800毫米,而06/21當日實際的降雨量卻不及預測的一半。雖然很慶幸當日下雨沒有如預測的降雨量而免於一場災難,也很感謝貴局辛苦的盡職工作。但近日從媒體日後的報導,貴局將花五億元購買「京」商用機「PRIMEHPC FX10」電腦來提升日後預測的精準度。小市民對此有些疑問,希望請教貴局,期貴局能不吝給于解惑。
1.請問使用「京」商用機「PRIMEHPC FX10」能比現有的超級電腦更精準多少?有沒有規範值或預期效益?貴局現有的超級電腦使用的是哪個氣象數值模擬軟體?為何無法考量到地形因素對降雨等天氣狀況的影響?「京」商用機「PRIMEHPC FX10」使用的會是哪個氣象數值模擬軟體?為何「京」就能考量到地形因素對降雨等天氣狀況的影響?如果使用「京」商用機「PRIMEHPC FX10」再加上能考量到地形因素對降雨等天氣狀況的影響,是不是會改寫這次泰利被民眾抱怨的豪大雨預測嗎?而預測會接近實際的降雨量的機率是多少?
2.請問貴局用來做氣象預測的觀測站是幾個?台灣上空是不是被分割成5800個網格?這些做氣象預測的台灣觀測站資料是否直接與超級電腦連線?還是需要人工作業輸入資料?
3.請問氣象電腦算出來的是哪些參數?(是不是氣溫、濕度、氣壓、風速、風向、雨量等等?)貴局人員是如何來處理與整理這些參數?可否舉個例,例如:貴局人員或氣象電腦是如何預測某地單日的總降雨量或某段時間內的總降雨量。
4.最後有個建議:依目前所知監控的測站(聽說貴局是25個測站?)大多都在平地與都市區,對於不在都市的區域跟中高空及海上的氣象資料之取得就會有問題。不知能否利用台灣飛航情報區內飛行的飛機(本國籍的飛機即可),利用飛機上的都普勒雷達、動靜壓空速管與TAT來取得即時的氣象資料(例如:以747-400機鼻雷達掃最少也有10km的等級,動靜壓管可以取得即時的氣壓跟高度資料,TAT可以取得即時的大氣溫度資料),將這些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所取得的氣象資料(這些資料皆是在有人監控下並經飛機3套飛航電腦比對完成的資料)回傳至地面監控測站,如此可由25個有人測站與17個民用機場有人測站與5個軍用機場有人測站再加上當時在空中飛行的若干航機測站來串成一整個大型的立體氣象資料觀測網路。這樣的想法是否可行?若是可行,可否請貴局考慮推動這個想法。
祝安
關心降雨量的台中小市民 敬上 (2012/06/30)'
有需要Forward的,請告知小弟您e-mail address。
我們就靜待氣象局的回覆。
壹週過後若沒下文,我再轉貼到鄭主任的FB,請教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