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andy1106 >>.
氣象局大概想讓大家輕鬆一下吧
我也當反方不建議買
除非整套分析程式資料庫重寫,不然算出來結論相同的話
算快點大概只能讓氣象局早點下班,而不是更準
若模擬出來的結果更多了,到底該挑哪個
到最後還不是人為在做判讀
錯的機會也不見得會比較少
重點還是人啊
|
站在單純的工程立場,沒有人會反對買更好的工具(電腦),
搞不好,更新電腦早就是氣象局原訂的精進計畫一環。
這下好了,本是'好事',現在卻變成擋箭牌。
小弟親身參與過氣動數值模擬,知道沒有工具是萬能的,
高準確度總是在某些條件下才成立,當超過這些條件下所模擬出來的結果,
可是連用都不能用。這些是做網格的人,寫程式的人,
Run程式的人不知道的。他們只知程式沒當掉有收斂的結果出來,
但結果是對還是錯?符不符合物理現象?就只有看得懂output data的工程師才知道,
所以,後端有經驗的工程研判是很重要的。(也就是人的培訓)
現在把如此不確定又很難預測的問題,歸給簡單的'提昇硬體'答案來解決。
唉,我才會在#72樓說'只想抄捷徑,依賴硬體。沒救了。'。
可惜就是有人不懂。還因此被扣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