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聯合報╱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
2012.06.25 02:45 am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內時而能見到野狗在周邊閒逛。
記者陳再興/攝影
多位市議員指華江雁鴨公園嚴重陸化,野鴨減少,野狗卻增加;媒體報導後,北市府動保處進場捕狗,動保人士義憤填膺,連日來灌爆議員臉書,昨天也到河濱公園辦活動表示抗議。
動保人士黃泰山說,河濱公園政策錯誤不斷,闢腳踏車道及休閒設施、種植大量短草坪,造成雁鴨減少,某議員卻將雁鴨減少的原因歸咎於流浪狗。這批流浪狗已由民間人士自費結紮,不會繁衍,要求停止獵捕。
遭點名的市議員賴素如說,她5月22日在議會質詢,是關心雁鴨公園陸化問題,描述「野鴨少,野狗變多」的現象,沒說狗與鴨數量消長有因果關係,也沒要求全面撲殺狗,被曲解成那樣「我也很無辜。」
黃泰山在臉書貼出多張華江公園照片,指某些人「只准人類優遊,不許浪浪(指流浪狗)棲身」、「誰讓雁鴨不來?水這麼髒,還發出惡臭,雁鴨喝了會毒死。」網友看了大罵議員沒知識,批評動保處無情。
但動保處長嚴一峰說,「一旦議員、媒體點到流浪狗問題,動保處一定要積極行動」,否則就是違法怠忽職守。將狗縱養會造成狗咬人國賠問題,若颱風豪雨侵襲,更是傷害動物,即便為難也要捕抓。
嚴一峰說,民間動保人士及吹箭手(麻醉師)協助捕捉河濱流浪狗,不會只抓到溫馴狗,忽略咬人兇犬。目前已經捉到29隻,約還有10多隻3、4群狗遊蕩,呼籲愛護動物媽媽,不要再將狗縱養於河濱公園。
動保處同時已將華江公園清除淤泥的80萬元研究經費上網公開招標,以處理公園陸化問題。
嚴一峰說,早期沒土方安置場,挖出淤泥後堆在堤邊,颱風一刮又流入河邊,未來華江公園堤防旁將維持1.5公尺水深,製造水鴨覓食的環境。他說,活化淡水河是市府重要政策,不是要取流浪狗的命。
【2012/06/25 聯合報】@ http://udn.com/
|
我可不可以養條大蟒蛇或鱷魚在那邊,每天餵老鼠
他很乖的,吃飽了就不會去追人或其他動物
所以大家可以野放任何的動物在河濱公園,只要每天都去餵點東西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