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麥克兄,您認為小弟會不理解嗎?
把這事分成2類來看。
依科學工程面來論,泰利來之前的input data與邊界條件...etc.,
氣象局人員據此辛苦的預測整理分析理出了豪大雨的資訊,
提供給各級單位防災準備參考。隨著時間的進展,
之前的input data與邊界條件...etc.已大不同,所以,
氣象局人員不得不一路下修預測值。OK,一切合理,
懂的人都能接受也知道這是必然的結果。(可惜這些人是沒有影響力的小眾。)
但反方面來看,各縣市首長在等雨量資訊來宣佈是否停班停課,
民眾在等著停班停課的資訊來決定要不要出門。
他們會知道氣象局人員的難為嗎?不會的。
他們現在只知氣象局花錢換了世界第2的超級電腦,氣象局的專家說會更精準。
他們會去深究'更精準'的含意嗎?不會的。
大部份的民眾都以為那是100%的準確,氣象局說了算。
好吧,3年後,預測了豪大雨,但卻又無風又無雨,大家放了個颱風假,
頂多上來po個文調侃一下氣象局,氣象局頂多挨罵個1、2天。
但若反過來(如我提的實例),這時用工程面來說給那些失去親人
(台中有為接親人而出事的案例)與受災戶的民眾聽,他們能接受嗎?
再來就責相關單位有用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