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llenroy0414
心性上對科學的嚮往僅是意願上的傾向 . 而無科學精神的實質內容
或對科學過度嚮往之心理 . 替換了科學精神於心理上的位置
則對科學產生迷信的態度 + 看似捍衛科學 . 實是捍衛自我所迷信的 .
並非捍衛實際存在的科學
心性上對宗教儀式的嚮往僅是意願上的傾向 . 而無宗教思想的實質內容
或對宗教儀式過度嚮往之心理 . 替換了宗教思想於心理上的位置
則對宗教產生迷信的態度 + 看似以宗教儀式作為宗教思想真義而代替 .
(懺悔得寬容 拜拜積功德)
實是捍衛自我習慣的儀式所迷信的 .
並非捍衛實際存在的宗教思想
=====================
不好意思 我引用 並改寫 並不是不敬
是這段話 頗耐人尋味以及啟發 我也是想用這段話延伸解釋 何謂迷信
不管是科學 還是宗教
|
1.
我的話語內容不是聖經般不可侵犯 . 僅供參考 + 這裡是討論場地
確實地專注於討論 . 既是對討論對象的尊重 ..... 不論贊成對象所述或用以反對
改寫我的話語 = 在您思考中確實發生了聯想作用 . 我的本意亦是如此
網兄們若能經過我的話語內容
以迷信的概念為基 . 從科學聯想到宗教 = 舉一反三 . 一通百通
這正是我寫出上篇文章的目的
2.
以迷信概念看當今台灣民主法治的現況 . 會更有趣
台灣社會普及的民主法治觀念 . 並沒有觸及民主法治的內裡核心
只有該外在可得個人價值的
嚮往 <=
但我們不會稱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叫作迷信 . 因為不可傷及大眾尊嚴
政客 : 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 那是一張嘴而已
選民是聰慧還是笨蛋 ?? 汲汲營營在選民思考間隙中鑽營挖掘政治利益的政客心知肚明
遺憾 .... 我們的民主法治的社會教育沒有再進階的機會 . 對社會正義公義的概念在黨派立場或個人價值之前 . 顯得嬌弱無力
惡法亦法 + 非法合法 + 看似合於民意卻是悖逆民意的憾事不斷發生
現在甚至公然悖離民意 ~ 照幹
一般大眾
為情理法三者排先後順序 <= 肇因亦於此 (真的能排序 ?? 我不敢這麼做)
民主法治並非完美的社會理論 .... 它存有
自毀性格 (一般教科書不會教這個)
台灣社會正走到這一步 = 民主法治正吞噬摧毀著民主法治
社會公義的喪失 + 整體向下沉淪 = 拆卸社會架構
社會架構沒了 . 社會價值也不再生產 = 群的價值不再有 . 個人價值亦不存在
覆巢之下無完卵 . 肇因於群體對民主法治光有嚮往 . 卻是無知 . 或是自我淺薄認識所結構的歧義內容
是自找禍事 . 沒有能力防止民主法治的自噬性 .............
引用:
|
作者xx123
民主 .....
談論的不是自私 . 不是只有我是民我是主 . 別人就非民就非主
亦非只是爭取個人權利 . 更多的是協商與妥協
大家為民 . 大家為主 ..... 共存而共榮
民主 = 公眾權力的型式
法治 .....
說的也不是依法行政循法而為 <= 那些皮毛的玩意 . 更重要的是法治背後所指的精神與社會目的
思考停滯在法律表象 . 不穿透法律直視法律目的
要搞依偎在法律的溫柔懷抱裡嬌聲細喘或大聲嚷嚷那套是可以 ...... 把六法全書拿到供桌上去拜
民主以民為主 . 不以法律為主
|
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