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暴君
Q95用戶的大概都把錢拿去升級顯示卡或SSD吧
畢竟玩GAME與上網文書,那2者對一般USER的影響有時比CPU還大的多
|
沒錯...去年三月本來有考慮了一下要不要重組,
最後還是放棄改升級公版6950(原公版4890)和vw266h(原mw221c) 共$17k左右,
這個月初也是看在ssd有折價序號可以折抵一千元之後,
才買了plextor m3 128g $4499...
沒砍掉重練是因為我板子上面ddr2插滿4條共8g很久了(2007-2008年間吧)
所以那時候ddr3比ddr2便宜的誘因不是很大,
而在此之前也已經上了usb 3.0的擴充卡滿足了usb 3.0外接盒的需求,
最後已有一顆u120ex所以不用另外買cooler可以直接cpu超起來繼續跑。
(不過現在usb 3.0和原生sata3的晶片組都已經出來了,也是建議還沒有Q9系列的775用戶,
在買Q9系列的cpu和砍掉重練之間是真的可以考慮上新平台了...除非有什麼特別的原因...)
這樣一來如果不去比跑分軟體的話單純3D遊戲兼影音播放機,
近年的dead space 2/the witcher2/civ5/fear 3/skyrim/bf3 等等,
不算顯示卡的升級我是感覺不出來有需要更換平台。
(除了civ5別人分享i5-2500k大地圖後期也還是要等回合時間,但時間好像是有比較短的樣子 ,這應該算是和gta4有異曲同工之處 ...)
另一方面是從2007年開始,我從出錢請家人幫組電腦變成自己親自動手來組之後,
才深深的領悟到什麼叫電子產品日新月異(折舊快的意思

),
所以現在不會只為了爽度去換...想花錢玩新東西就改花在週邊比較多像是喇叭、音效卡、鍵盤、滑鼠等等,
在慢慢添購、升級週邊的期間內我也換過三次平台(am2 4400+,e84,x3350),
但說實話這些週邊的升級感才是最高的...特別是喇叭和機械鍵盤,畢竟聽、摸的時間多多了。
(我是音效卡聽不太出來差異的木耳級,但是喇叭聽過不同的級別之後真的回不去...)
而且這些週邊的沿用性高,就算升級後想脫手跌價速度也慢上許多
(話說asus有些775板子像是p5q-e、p5q deluxe等,把pci和pci-e各作一個在顯卡槽上面,
是我很欣賞的地方,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顯示卡往往在改散熱器之後,動不動就佔兩、三甚至四個槽位,把卡槽都擋住沒辦法插音效卡

)
大概是因為我主要吃效能的用途就只是玩3d遊戲而已,
所以升級感次之的倒是跌價最快的顯示卡(1950pro,8800gt,4890這幾張憑直覺我會說都是兩倍的效能差異),
包括這次換了ssd,從專心只當系統碟的640g aaks換成m3,
其實我是覺得升級感沒有很高...bf3/skyrim等遊戲我也是放在m3上但是真的沒什麼感覺
真要說的話,感覺變快最多的大概是看windows系統事件及開啟幾MB純文字的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