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11.01.29
潘欣彤/台北報導
北市交通局昨公布去年車禍肇事統計,其中造成死亡的A1案件數八十四件,比起前年八十一件不降反升,且近半為機車騎士,其次則為行人。因車禍受傷的A2案件,亦暴增兩千八百多件,達一萬九千九百廿六件,七成傷者都是機車族。
北市昨召開舊曆年前最後一次交通會報,交通局報告去年車禍肇事相關統計,肇事原因首位為「未依規定讓車」,占十九%、「未注意車前狀況」以十七%居次,三位為「未保行車安全間隔」,占十一%。
其中,泛指車禍後廿四小時內致死的A1事件,北市去年便有八十四起,死亡者中,普通重機車騎士占四十九%,且半數為十八至廿九歲。其次則為行人。至於肇事原因,未注意車前狀況居首,共廿四例,其次分別為未禮讓行人、酒後駕車。
至於因車禍受傷的A2事件,去年則有一萬九千九百廿六件,傷者七成都是機車騎士,若再加計後座乘客,等同A2事件八成都因騎乘機車而起。
由於機車肇事率實在太高,引起市府一陣討論,
主持會議的北市副市長陳威仁認為,北市全市禁止紅燈左轉之用路環境,其實對機車族而言,開放行駛快車道,反而比讓機車在外側,與公車、計程車等爭道來的安全,要求交通局評估可行性。
-------------------------------------------------------------------------
我國都會區最外側車道很難完全杜絕被臨停佔用的情況。
而現行法規卻僅針對屬於快車的機車放1~2車道路權而已,讓這些機車騎士被迫面對最外側一堆車況... 這樣真的叫做有考慮到機車騎士的權益跟安全?!
只希望慢慢地許多交通學者能覺醒,多多看待我國龐大機車族的需求與問題;而不是一昧地相信歐美系的交通理論,而產生盲點... 更可惜了我國特殊機車的交通環境,其實有機會發展出一套更完善的交通管理理論,作為其他先進各國的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