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arinese six
對岸的文章 有關民族主義部分 不建議盡信
..後略...
|
中肯,所以我也略過很多很多。
引用:
作者marinese six
我印象中甲午日本艦航速高 但炮口勁小射速較高
會輸真的是兵法太差~ 用艦首接敵 火力少一半
定遠跟鎮遠 損壞不大 裝甲都沒被射穿........
能說德國貨比當時日本的英國貨差嗎?
我一點都不覺得 
|
對戰術和軍史完全不熟,不過甲午之戰的敗因太多太多了,最主要的就是主題的題目光緒和這串很常提到的帝師翁先生。
雖然我們知道甲午戰爭是清帝國和日本帝國兩國之間的戰爭,但在當時…恐怕很多人都不這麼認為。以當時各省近似獨立的情況之下,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直隸省和日本帝國間的戰爭。而以當時帝師翁先生對李鴻章恨之入骨的情況來看,這場戰爭也差不多算是可憐的李鴻章旗下的北洋軍和日本帝國的戰爭…總之決定戰爭成敗有太多太多的因素…
甲午戰爭後,美國公使田貝密報美國總統:中國以完全無準備狀態而捲入戰爭,乃史無前例。其主要原因統治者之無知及與人民脫節。……中國政府幾乎無官不貪,無事不賭。上下相欺,大小相欺。中國軍隊中貪污吃空額營私、盜換公物、扣餉以為常。鴻章之名為虛傳,彼之左右為寄生蟲。鴻章之所以有名者,為鴻章善待外人,注意物質進步而已。鴻章之政治見解,則更尋常無足取。
而李鴻章本人亦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裝飾,虛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淨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應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當時李完全不想打,因為他知道這仗一打,問題就會浮現,但紫禁城就有憤青偏偏要打,李不得不打(所有政敵等李出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