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text.org/dictionary.pl?if=en&char=%E5%B0%AA
《禮記·檀弓下》: 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 Show complete text
《荀子·王霸》: 是故,百姓賤之如尪,惡之如鬼,日欲司閒而相與投藉之,去逐之。 Show complete text
《韓詩外傳·卷三》: 傳曰:太平之時,無瘖、𤼃、跛、眇、尪蹇、侏儒、折短,父不哭子,兄不哭弟,道無襁負之遺育,然各以序終者,賢醫之用也。 Show complete text
《潛夫論·德化》: 德政加於民,則多滌暢姣好堅彊考壽;惡政加於民,則多罷癃尪病夭昏扎瘥。 Show complete text
《太玄經·傒》: 上九,傒尪尪,天撲之顙。 Show complete text
《淮南子·氾論訓》: 昔楚恭王戰于陰陵,潘尪、養由基、黃衰微、公孫丙相與篡之。 Show complete text
《呂氏春秋·明理》: 故子華子曰:「夫亂世之民,長短頡啎,百疾,民多疾癘,道多褓繈,盲禿傴尪,萬怪皆生」 Show complete text
《史記·楚世家》: 潘尪入盟,子良出質。 Show complete text
《春秋左傳·僖公二十一年》: 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曰,非旱備也,脩城郭,貶食省用,務穡勸分,此其務也,巫尪何為,天欲殺之,則如勿生。 Show complete text
《後漢書·列女傳》: 故鄙諺有云:「生男如狼,猶恐其尪;生女如鼠,猶恐其虎。」
很明顯,依古義,尪是指一種相當負面的名詞或形容詞,用來講牛鬼神蛇,光怪陸離之類的東東
與其說別人半殘,你自己只腦補不考證,態度才有問題吧?